字好书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时间: 2025-05-02 09:34:25

诗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貢問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論語?衛靈公》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25

论语七则

作者: 佚名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乡人皆好之,何如?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白话文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时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四十岁时不再被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六十岁时能听懂别人的话,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
“君子吃饭不求饱,居住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而说话谨慎,遵循道德并正直,可以说他是好学的。”
“吃简单的饭,喝水,曲肱而枕,快乐也在其中。不义而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
“穿着破旧的衣服,和穿狐皮貉子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人,难道不是因为他没有妒忌和贪求吗?何必用恶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呢?”
“工匠想要做好工作,必须先把工具磨利。”
“在这个国家里,要侍奉贤良的大夫,交朋友要与仁德的士人为伍。”
“如果乡人都喜欢他,如何呢?那未必可行;如果乡人都讨厌他,又如何呢?那也未必可行。不如让乡人中善良的人去喜欢他,让不善的人去讨厌他。”
“孔子问子贡:你和回相比,谁更好?子贡回答:我怎敢与回相比呢?回听到一个道理就能明白十个,而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明白两个。”
孔子说: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

注释

  • 不惑: 意指没有困惑,能够明辨是非。
  • 天命: 指上天的旨意,命运。
  • 耳顺: 年纪大了,听到的事情能顺耳,不再反感。
  • 从心所欲: 随心所欲地生活。
  • 不踰矩: 不逾越规矩,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
  • 浮云: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 利器: 指工具、条件,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反映了孔子及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创立了儒家学派。

创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强调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

诗歌鉴赏

《论语七则》通过孔子的言辞,传递出深刻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学。它以时间为线索,划分了人生的七个阶段,强调学习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孔子提到,人生应当追求智慧与道德,而非物质的享受,体现了仁义道德的价值观。同时,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也相当深刻,孔子强调应当选择与善良的人为友,避免与恶劣的人交往。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在提倡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哲理,值得后人反复琢磨和学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5岁时开始立志学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2. 三十而立: 30岁时建立自己的事业,显示人生的独立与自信。
  3. 四十而不惑: 40岁时不再被困惑,表示成熟与智慧。
  4. 五十而知天命: 50岁时明白命运,表明对人生的理解。
  5. 六十而耳顺: 60岁时能顺耳听到别人的话,说明心态的开放。
  6.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70岁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表明人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7. 君子食无求饱: 君子的品德与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
  8.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不正之财的轻视,体现了儒家重视道德的核心观念。
  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强调做事情要有所准备,体现了实用主义。
  10. 乡人皆好之,何如?未可也: 提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强调道德的标准。

修辞手法

  • 对比: 比较孔子与子贡的智慧。
  • 排比: 描述人生七个阶段,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浮云比喻物质财富的轻浮。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孔子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它倡导人们在追求事业和财富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道德的纯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知识与智慧的象征。
  • 富贵: 物质生活的象征,与道德形成对比。
  • : 工具的象征,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 乡人: 社会关系的象征,体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孔子几岁开始志于学?

    • A. 10岁
    • B. 15岁
    • C. 20岁
  2. “衣敝緼袍”中的“敝”意为:

    • A. 破旧
    • B. 华丽
    • C. 简单
  3. 孔子认为工匠要善其事,首先要做什么?

    • A. 练习
    • B. 利其器
    • C. 找老师

答案

  1. B. 15岁
  2. A. 破旧
  3. B. 利其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学》: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
  • 《中庸》: 讲述中庸之道,强调和谐与平衡。

诗词对比

  • 《大学》与《论语七则》均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前者更具体讨论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后者则强调个人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资料

  • 《论语》
  • 《孔子传》
  • 《儒家思想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沁园春 雪 沁园春 嘲昆季析居 沁园春 烟 沁园春·题史搢臣追远图 其二 沁园春 中秋即席用迦陵韵同二弟作 沁园春 薛国符方伯招饮留宿园亭 沁园春 送乡人高子翔次来韵 沁园春 泉南作 沁园春 题孙坦夫想想园二首 其一 沁园春 题陈蛰庵三一一三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悔悖 八竿子打不着 玉字旁的字 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辞学 麥字旁的字 曙后星孤 油泵 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鹣东鲽 灵极 霜姿 壁上观 亠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北结尾的成语 自告奋勇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