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02
带香入鲍肆,香气同鲍鱼。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如。
带着香气走进鲍鱼店,香味和鲍鱼的味道相混合。还没进入时尚可以领悟,进入之后又该如何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鲍鱼在古代被视为珍馐,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诱惑。诗中提到的“鲍肆”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象征着诱惑和享乐。进店之前和进去之后的感受形成对比,蕴含着对欲望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曹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节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繁华,物质丰富,诗人通过对鲍鱼店的描写,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享乐与欲望的思考,也引发对生活选择的深刻反思。
《杂诫》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和欲望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充满诱惑的场景,带香气的身影进入鲍鱼的世界,香气与鲍鱼的味道交汇,这不仅是对物质美的追求,也是对内心欲望的揭示。诗人用“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如”的反问,深刻表达了进入诱惑后我们该如何自处的困惑。
诗人通过对比“未入”和“已入”的状态,引导读者思考人在面对诱惑时的选择与后果。未入时,理智仍在,能够把握自我;而一旦沉浸其中,便难以自拔,甚至失去自我。这样的思考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各种诱惑时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展现了曹邺对人生、欲望、选择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对个人选择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人对诱惑的选择及其后果,反映了人性中的脆弱与挣扎,提醒人们在享乐与理智之间寻求平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鲍肆”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诱惑的态度是?
“未入犹可悟”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曹邺的《杂诫》更关注内心的挣扎与欲望的冲突,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