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恃宠

《恃宠》

时间: 2025-07-27 08:43:56

诗句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3:56

原文展示: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树色正好,昭仪在宫中显得骄奢。
我担心君王喜爱阳光下的艳丽,
所以斫断了园中花朵。
三十六宫女,发髻如乌鸦般黑。
君王心里所怜的,偏偏我一个却没有瑕疵。
台上的红灯全都熄灭,仍不肯下金色的车子。
一笑也无法得到,尘世间竟没了归属。
飞燕的身形更轻巧,何必依赖容貌的光华呢?

注释:

  • 昭仪:古代宫廷中地位较高的妃子。
  • 骄奢:骄傲、奢侈。
  • 阳艳:阳光下的艳丽。
  • :砍伐。
  • 髻鬟:发型,指的是女子的发髻。
  • :瑕疵、缺点。
  • 金车:华贵的马车,象征高贵身份。
  • 飞燕:指燕子,常用来形容轻盈的身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邺,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而著称。曹邺的诗作多描绘宫廷生活、女性情感和人生哲理,风格清丽而哀婉。

创作背景:

《恃宠》创作于唐代,正值宫廷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宫女的情感以及对权力、爱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和权力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恃宠》是一首通过描绘宫廷内外景象,表达了女性在权力中心的脆弱和无奈。开篇以“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引入,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昭仪的骄奢与自恋。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君王宠爱的不安,特别是“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暗示了权力之下美貌可能成为一种负担,甚至引发竞争与嫉妒。诗中提到的“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不仅展示了宫女们的数目之多,也体现了她们在权力面前的同质化和无奈。

最后几句“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美貌的淡然与对内心自我的追求。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在华丽的外表下,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诗人借助对宫廷生活的描绘,揭示了女性在权力游戏中所遭受的冷漠与无奈,值得我们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春天的树木色彩正好,宫女昭仪因宠爱而显得骄傲奢华。

  2.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担心君王喜爱艳丽的外表,因此斫断了园中花朵以示自制。

  3.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三十六位宫女,她们的发髻如同乌鸦一样,暗示着平庸与同质化。

  4.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君王所怜爱的人,偏偏我却没有被关注,内心感到失落。

  5.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台上的红灯已经熄灭,仍不愿意下金色华丽的马车,象征着不甘心的等待。

  6.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即使笑容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回馈,世俗中感到无处归属。

  7.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轻盈的燕子何必依赖外表的美貌,暗示内在的价值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灯尽,金车”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宫女们的发髻比作乌鸦,传达了她们的无奈与悲伤。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宫廷的奢华与女性的孤独,探讨了美貌与权力的关系,表达了对内在价值与真实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色: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 园中花:象征美丽与竞争。
  • 宫女:象征女性在权力中心的处境。
  • 飞燕:象征轻盈与自由,暗示对美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昭仪”指的是:
    A. 皇后
    B. 地位较高的妃子
    C. 公主
    D. 宫女

  2.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表达的意思是:
    A. 外貌更重要
    B. 内在的价值更重要
    C. 要依赖美貌
    D. 反对美丽

  3. “三十六宫女”中“宫女”指的是:
    A. 宫廷的侍女
    B. 皇帝的妻妾
    C. 侍卫
    D. 学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探讨女性的情感与命运,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白居易《长恨歌》:通过长篇叙事揭示爱情与权力之间的矛盾,与《恃宠》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季弟韵二十首 忆秦娥·春酲薄 哭日老二首 和林肃翁有所思韵 题韩柳庙碑一首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六 邻家孔雀 端午五言三首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 跋方寔孙长短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景云 不测风云 柔远怀来 攴字旁的字 抽薪止沸 单人旁的字 恒定 穴宝盖的字 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丁宁 论辜 熊罴之祥 雄奇 价增一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