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2:47
作者: 李炳灵 〔清代〕
赋归来犹存松菊,一幅渊明别墅。
儿时况味堪同领,指点夜灯红处。
朝复暮。听雏凤声清,不觉老怀慰。
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
此外复可慕。披图顾。仿佛吾家衡宇,
负了一楼烟雨。山容水态当门好,
自得林泉幽趣。侬也误。
尚破帽残衫频年困羁旅。
栖栖何苦。忆负床童孙,
教诲无能,虚把春光度。
回到故乡的我,仍然能感受到松菊的芳香,仿佛看到了一幅陶渊明的别墅图。
童年的滋味如今还历历在目,指点夜灯下的红光。
朝朝暮暮,听着小鸟清脆的鸣叫,不知不觉中让我感到安慰。
读书有子,但窗明几净,温暖的茶香四溢,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值得向往的呢?披开图画细看,仿佛看到我的家在烟雨中隐现。
山的形状和水的景色在门前恰到好处,
让我心中涌起隐逸的乐趣。可我却误了时光,
仍然穿着破旧的帽子和衣衫,被困在羁旅之中。
这样的栖息何必如此辛苦?回想起童年的乐趣,
无能教导,只是虚度了春光。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渊明别墅”正是对其生活理想的追忆。
作者介绍:
李炳灵,清代诗人,巴县人,曾任前将军署秘书,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受隐逸文化影响,情感真挚而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炳灵晚年,回顾自己的人生与理想,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乡愁与生活的哲思。作者通过对松菊、夜灯、雏凤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透出了一种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这一句传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满足感与安宁,虽然外在的困扰依然存在,但内心的宁静让人倍感温暖。诗人借助“披图顾”而引发的思考,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中有诸多不如意,但心中那份宁静与美好依然存在。
最后的“忆负床童孙,教诲无能,虚把春光度”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责,反映出一种对家世和传承的思考。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意味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感慨,充满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填空题: “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_____”。
判断题: 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