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3:59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道理是隐秘而不可见的,灵妙的书籍则藏于深山洞天之中。
我的老师传承了四万劫的智慧,历代相传。
告别时我留下了青竹拐杖,唱着歌缓步踏着紫色烟雾离去。
心中离别并没有远近之分,情感长存于玉京之上。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奔放、想象丰富的诗风著称。李白一生游历广泛,结交了许多文人雅士。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对其尊师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师父的敬仰以及对道理的追求。诗中蕴含了李白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和对他师父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通过对“道”的探讨,展现了李白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师徒情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以“道隐不可见”引入,表达了道的深邃和难以捉摸,紧接着提到“灵书藏洞天”,则暗示了道教经典的神秘性和重要性。在“吾师四万劫”中,李白不仅表达了对师父知识渊博的钦佩,同时也反映出道教传承的悠久与丰富。接下来的“别杖留青竹”,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了离别的情景,青竹象征着清雅与不屈的精神,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则将情感提升到一种高度,强调了心灵的距离并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师徒之情长存于心,犹如在玉京高悬,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师徒情谊的描写,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展示了李白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师父的敬仰和不舍之情。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与王维在送别诗中的不同风格,李白的豪放与王维的细腻各具特色。李白的诗歌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而王维则更多运用自然意象传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