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6:16
除夜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岁末时节,思绪纷杂,远在天涯的我依旧未能归来。
年岁渐长,新的六十年又到了,旧日的容颜因病而减退。
对故乡的念念不忘,功名利禄的追求已经停止。
明天我将迎来四十九岁,应该会更加明白过去的种种错误。
“甲子”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法,每60年为一个轮回。根据周易,六十甲子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象征着更新与循环。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通俗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而闻名。白居易的诗歌多关注社会民生,表达个人情感,作品广泛流传。
《除夜》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岁末之际,诗人身处异乡,思乡情切,感慨岁月流逝与人生无常。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沉思与体悟,尤其是对功名的淡泊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除夜》是一首富有感慨的诗,表达了白居易在岁末时分的多重思绪。诗中,作者以“岁暮纷多思”开篇,直接道出内心的复杂情感,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他在异乡孤独的心境。接着提到“老添新甲子”,预示着时光的流逝与自我的变化,岁月让人逐渐衰老,容貌也因病痛而减退,这一段描绘展现了人到中年后的无奈与感伤。
在对故乡的思念中,白居易的心境显得愈发沉重,“乡国仍留念”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而“功名已息机”则显示了他对名利的看淡,似乎在这个时刻,他更在意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故土的归属。最后一句“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不仅是对自己即将迎来四十九岁的反思,也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恍悟,表现出他对过往的思考与悟道,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充分表现了白居易对生命的理解与对故乡的热爱,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人生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岁末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功名的淡泊,体现出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成熟的心态。
诗中的“岁暮”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象征着人生的阶段与生命的思考;“乡国”则是人们心灵归属的象征,承载着对故土的情感与记忆。
诗中提到“甲子”指的是哪种时间单位?
A. 五年
B. 十年
C. 六十年
D. 一年
“功名已息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功名的厌倦
C. 对功名的追求
D. 对功名的依赖
诗中“明朝四十九”所指的是什么?
A. 四十九岁的生日
B. 诗人对未来的展望
C. 诗人对过去的总结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