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2
水调歌头·岭峤转和气
作者:徐鹿卿 〔宋代〕
岭峤转和气,英簜挟新凉。
登车搅辔慷慨,风采肃台纲。
第一澄清官府,次第咨询民瘼,
馀事到囷仓。
谨勿养稂莠,莠盛稻苗伤。
金芝秀,蒲涧碧,荔枝香。
此中风味不恶,暂借使星光。
毋薄炎荒瘴海,曾著广平李勉,
归去平章。
唤起昔贤梦,千载续遗芳。
山峦间的气候变得温和,清新的微风带来了凉意。
驾车前行,心中慷慨激昂,神采飞扬。
首先要清理官府,接着要咨询民众的疾苦,
其余的事情要送到仓库。
要小心不要让杂草滋生,杂草多了会损害稻苗。
金芝花开,蒲涧水碧,荔枝散发着香气。
这里的风味并不差,暂时借助星光的照耀。
不要忽视炎热潮湿的地区,曾经有广平的李勉,
归去后要认真治理。
唤起昔日贤人的梦想,千年之后继续他们的芳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鹿卿,字德辉,号长白,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文情怀,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众疾苦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民生的关心与对理想治理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政治理想与人文关怀。
《水调歌头·岭峤转和气》是一首将自然景色与政治理想相结合的诗作。全诗以“岭峤转和气”开头,描绘了山岭间温和的气候,给人以清新之感,象征着治国理政的美好愿景。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登车搅辔慷慨,风采肃台纲”,表达了他对治理国家的热情与决心。在诗中,徐鹿卿不仅关注官府的清理和民众的疾苦,还提及“杂草”的问题,暗示了在治国中需谨防各种阻碍。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提到“金芝秀,蒲涧碧,荔枝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呼唤昔日贤人的理想,强调历史的延续,表现了他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感。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金芝秀,蒲涧碧”,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治国理政的关注,强调历史的延续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岭峤转和气”中的“岭峤”指的是什么?
A. 山峰
B. 河流
C. 平原
D. 森林
诗中提到的“金芝”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事物
C. 友谊
D. 生命
诗人提到的“广平李勉”是为了强调什么?
A. 历史人物的影响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富饶
D. 个人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徐鹿卿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治理与民生问题,而苏轼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以上内容为对《水调歌头·岭峤转和气》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