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0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05:29
《水调歌头(寿林府判)》
作者: 徐鹿卿 〔宋代〕
别驾映旋轸,父老绕称觥。
西风底事于役,造物岂无情。
知道神生崧岳,大庾岭边和气,
未足助欢声。小试活人手,
详谳命公行。赣滩石,青原雨,
快阁晴。西江一带风物,
尽把祝长生。
福与此江无尽,寿与此江俱远,
名与此江清。江水直到海,
公亦上蓬瀛。
别驾的车影映照着旋转的车辕,父老乡亲们围绕着举杯祝酒。
西风在劳作的日子里送来什么,造物主难道没有情感吗?
我知道,神灵铸就了崧岳,
大庾岭旁的和气,
却未能增添我们的欢笑声。小试一番,活人之手,
详细审理公事。赣滩的石头,青原的雨水,
晴空下的快阁,西江一带的风物,
都在祝愿长寿。
幸福与这江水无尽,寿命与这江水遥远,
名声也随着江水清澈。江水流向大海,
您也将乘风而上,达到蓬瀛的境地。
作者介绍:徐鹿卿,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而有深意。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寿宴之际,借以祝福长辈,表达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融入了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水调歌头(寿林府判)》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祝寿诗,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春秋交替的西风引入对生死轮回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开头的“别驾映旋轸”,既描绘了热闹的庆祝场景,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流转。接下来,诗人对自然的描写,“崧岳”和“大庾岭”展现了大自然的巍峨与和煦,映衬出人事的渺小与短暂。
诗人在表达祝福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几句“江水直到海,公亦上蓬瀛”,则将祝愿的主题推向了高远,寓意着长寿与名声将与自然相融,最终归于永恒。这种对比与升华,使整首诗不仅仅是一种祝福,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事的交融,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祝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别驾”指什么?
“西风底事于役”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瀛”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