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24
作者: 徐鹿卿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
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
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萧相,
今古两豪英。
四海望霖雨,可但总祥刑。
自儿时,文字里,已心倾。
魁躔邈在霄汉,薄宦偶趋承。
山见崆峒秀丽,水见玉虹清绝,
犹愿见先生。
寄语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历史名人的崇敬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廊庙补天手”指的是古代的政治家,象征着治理国家的能手,而“夷夏想威名”则表达了对历史影响力的反思。诗人在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未来年轻人的期望。
作者介绍: 徐鹿卿,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及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思当下,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思索。
《水调歌头·廊庙补天手》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理想的渴望。诗的开头以“廊庙补天手”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夷夏的威名,暗示了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思考。
在情感上,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当诗人提到“四海望霖雨”时,表达了对安定与繁荣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宽广的胸怀与对未来的希望。此外,后半部分提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老师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测试:
“廊庙补天手”中的“补天手”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四海望霖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