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柳枝

《杨柳枝》

时间: 2025-05-01 17:16:41

诗句

碧亚阑干翠绕楼。

麴澜初定晓风柔。

黄鹂去后无消息,剩与哀蝉咽早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6:41

原文展示:

杨柳枝
袁思亮

碧亚阑干翠绕楼。
麴澜初定晓风柔。
黄鹂去后无消息,
剩与哀蝉咽早秋。

白话文翻译:

在青翠的栏杆旁,绿意环绕着楼阁。
微风轻柔,波浪初静,晨曦初露。
黄鹂鸟飞走后,再也没有音信,
只剩下悲鸣的蝉声,低吟着早秋的哀愁。

注释:

  • 碧亚:指青翠的栏杆。
  • 麴澜:指微波,水面轻波荡漾。
  • 黄鹂:一种鸟,鸣声悦耳。
  • 哀蝉:悲鸣的蝉,象征秋天的萧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思亮,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结合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其诗风细腻,善于用简单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之时,正值秋季,正是黄鹂和蝉的迁徙与鸣叫,传达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柳枝》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哀愁。开篇的“碧亚阑干翠绕楼”描绘了一幅优雅的景象,栏杆被青翠的植物环绕,给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麴澜初定晓风柔”则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微风轻拂,水面平静,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情感却逐渐转向悲凉。“黄鹂去后无消息”一句,表现了对黄鹂鸟的思念与离别,似乎隐喻着人生中的别离与无常。而最后一句“剩与哀蝉咽早秋”,则通过哀蝉的悲鸣,传达了对秋天的感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种由美到丑,由欢愉到哀伤的情感转变,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与深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亚阑干翠绕楼:描绘环境,展现春夏之交的生机。青翠的栏杆和楼阁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景象。
  2. 麴澜初定晓风柔:晨风轻柔,水波初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3. 黄鹂去后无消息:黄鹂的离去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别离,表达了对离开者的思念。
  4. 剩与哀蝉咽早秋:蝉声凄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秋天的来临,情感转向哀伤,表现出对秋天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哀蝉”比喻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拟人:将蝉的声音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哀伤的气氛。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离别之痛,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杨柳:象征柔情与曲折,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柔软。
  2. 黄鹂:象征美好与欢快,但离去后则寓意失落与孤独。
  3. 蝉声:象征时光的流逝,尤其是秋天的来临,带有哀伤之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什么?

    • A. 欢快
    • B. 悲伤
    • C. 离别
    • D. 自然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碧亚阑干,翠绕____”。

  3. 判断题:本诗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 (对/错)

答案

  1.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袁思亮的《杨柳枝》和李白的《庐山谣》,二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袁的作品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流派研究》

相关查询

台城路 枯树 台城路 台城路 蚕 台城路 龙思鹤丈属题璇玑图,图为管仲姬书,仇十洲绘 台城路 再为高吹万丈题风雨勘诗图 台城路 台城路 送分虎归长水 台城路 和师言送春 台城路 送钧任由桂林之柳州 台城路 题陈碧秀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尺度 用字旁的字 玄女符 舐犊情深 包含赦的成语 十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茅屋草舍 醟湎 显而易见 鹄头 魚字旁的字 书声琅琅 弋字旁的字 九如天宝 风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