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佛头菊

《佛头菊》

时间: 2025-04-27 12:20:58

诗句

我杖常扶佛面强,我花今见佛头香。

灵山会上曾拈出,一笑悬知是饮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0:58

原文展示:

我杖常扶佛面强,我花今见佛头香。
灵山会上曾拈出,一笑悬知是饮光。

白话文翻译:

我手杖常常支撑着佛的面容,今天我看到的花香就像佛头散发的芬芳。
在灵山大会上曾经提到过这种花,微笑中便能知晓那是饮光的象征。

注释:

  • :手杖,代指诗人手中的拐杖。
  • 佛面:佛的面容,隐喻佛教的思想与教义。
  • 灵山:指的是灵山大士,佛教中重要的圣地。
  • 一笑悬知:一笑之间便能明了,表达了顿悟的境界。
  • 饮光:象征着领悟佛法,得到真理的启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含蓄隽永而著称。朱翌的诗常常融入佛教思想,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佛头菊》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时刻,诗人通过与佛教的结合,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内心的感悟。此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美,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诗歌鉴赏:

《佛头菊》是一首融合了自然与宗教哲思的诗。开篇便用“我杖常扶佛面强”引人入胜,诗人借助手杖与佛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佛教教义的尊重与依赖。接着提到“我花今见佛头香”,这句将自然景物与佛教文化巧妙结合,花香的芬芳象征着佛法的美好与灵性。整个诗中,灵山大会的提及,既是对佛教文化的致敬,也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句“一笑悬知是饮光”,更是将诗人的顿悟与领悟升华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境界,似乎在传达:自然的美与佛法的真理是相通的。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杖常扶佛面强:诗人用手杖支撑着佛面,暗示着他对佛教教义的依赖与敬仰。
  2. 我花今见佛头香:今天所见的花香如同佛头的芬芳,表达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
  3. 灵山会上曾拈出:提到灵山,暗示着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
  4. 一笑悬知是饮光:通过微笑顿悟,象征着对真理的领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佛头香比作花香,暗示自然与宗教的联系。
  • 对仗:前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花的香气被赋予了灵性,体现出自然的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佛教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与真理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向往和哲学思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头:象征着佛教的智慧与慈悲。
  • :代表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力量。
  • 灵山:佛教的圣地,象征着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我花今见佛头香”中,“佛头”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生命
    • C. 佛教的智慧
  3. 诗中提到的“灵山”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佛教圣地
    •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朱翌的《佛头菊》更注重佛教的哲思,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人的内心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佛教文化书籍与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菱歌七首 其七 采菱歌七首 其六 采菱歌七首 其五 采菱歌七首 其四 采菱歌七首 其三 采菱歌七首 其二 采菱歌七首 其一 吴歌二首 其二 代邽街行 代堂上歌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朗讽 行字旁的字 涤垢洗瑕 战火纷飞 亅字旁的字 坐诬 一木难扶 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面二舌 艮字旁的字 批红判白 包含宰的词语有哪些 非长是短 睹著知微 殳字旁的字 义地 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