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5:10
迢递川原合,潮风大海通。
沙分村径绿,波卷夕阳红。
百战威犹在,千年俗已同。
清高凭眺处,草木亦思巧。
这首诗描绘了遥远的川原与大海的连接,潮风吹拂而来,带来海的气息。沙滩分隔了村庄的小路,夕阳映照着波浪,呈现出红色的光辉。经历过百战的威风仍在,千年的风俗依然相同。站在高处俯瞰,连草木似乎也在思索着巧妙的安排。
诗中提及的“百战”可以理解为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的地方,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千年俗”则是指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地方习俗,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作者介绍:魏克循,清代诗人,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魏克循游历江边时,受到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以江河湖海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的交融。开头的“迢递川原合,潮风大海通”不仅抒发了诗人对辽阔自然的赞美,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沙分村径绿”一句,用“沙”与“村径”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夕阳的“红”字,富有画面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百战威犹在,千年俗已同”反映出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积淀,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一句“草木亦思巧”则是将自然与人文情感结合,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展现出一种清高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等修辞,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草木亦思巧”即是对自然的拟人化。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历史文化的感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现出一种清高而又深邃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