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31
秋声隐地。叶叶无留意。冰簟流光团扇坠。惊起双栖燕子。夜堂帘合回廊。风帷吹乱凝香。卧看一庭明月,晓衾不耐初凉。
秋天的声音隐隐传来,树叶轻轻飘落,似乎没有人在意。寒冷的竹席上,阳光流转,扇子轻轻坠落,惊起双栖的燕子。夜晚的厅堂中,帘子合拢,回廊深处,微风吹乱了那凝香的气息。我卧看庭院中的明月,早晨的被子却不耐这初秋的凉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引述明显的典故,但秋声、燕子等意象均带有古典文化的深厚内涵,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循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114),字师道,号止庵,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个人的孤独情怀。宋代时局动荡,作者在这种背景下创作,情感更显深沉。
《清平乐(二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静谧与清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思考。开篇的“秋声隐地”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静谧的秋日场景,似乎一切都在悄然发生。诗中通过“叶叶无留意”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随着“冰簟流光团扇坠”的意象,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丝凉意穿透字里行间,仿佛身临其境。
接下来的“惊起双栖燕子”则打破了静谧,生动的燕子形象让人联想到温暖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反映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生活中的欢愉与哀伤交织。整首词在夜晚的“夜堂帘合回廊”中达到了一个情感的高潮,风帷的轻拂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孤寂。
最后一句“晓衾不耐初凉”,不仅仅是对秋天的感受,更是对即将到来的寒冷的无奈,表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整首词在意境上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以及在孤独中对温暖的渴望,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声隐地”中的“隐”字,意为:
诗中提到的“冰簟”指的是:
“晓衾不耐初凉”意在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陈师道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秋天的情感,但前者更倾向于静谧和孤独,而后者则充满了思念与感伤。两者皆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却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