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15
寄题滁州丰乐亭
作者:梅尧臣
泠泠幽谷泉,近在青峰下。
使君去穷源,林外留车马。
一径穿筱深,蔽日复潇洒。
行尽逢泓澄,翠影如可泻。
云树阴其旁,造物将有假。
引水开石池,结宇覆碧瓦。
乃知爱玩心,朝夕未忍舍。
近移溪上石,怪古苍藓惹。
芍药广陵来,山卉杂夭冶。
春禽时相鸣,宾从不应寡。
欲问淮南趣,还思洛阳社。
胜事已不辜,吟觞无倦把。
这首诗描绘了滁州丰乐亭周围的自然美景和作者的情感体验。幽静的山谷里,泉水清澈流淌,近在青峰之下。使君(指作者的朋友或客人)去探寻源头,留下车马在林外。一条小径深深穿过竹林,阳光透过竹叶洒落在地上,显得格外清新洒脱。走到尽头,看到清澈的水面,翠绿的影子似乎要倾泻而下。云树在旁边投下阴影,仿佛造物主在此刻有所安排。引水开凿出石池,缔造出一片碧瓦覆盖的宇宙。于是我才知道自己对这些美好景物的热爱,朝夕都舍不得离开。最近我把溪边的石头移近,发现古老的青苔惹人喜爱。芍药从广陵而来,各种山花也争相开放。春天的鸟儿时而鸣叫,来访的宾客并不稀少。若想问淮南的趣味,我又忍不住想念洛阳的社交。美好的事情已经没有辜负,举杯吟唱,尽情享受。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梅尧臣在滁州任职期间,创作了这首诗。丰乐亭作为一个游览胜地,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诗人在此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寄题滁州丰乐亭》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诗中描绘的景象与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的开头用“泠泠幽谷泉”引入,自然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通过“使君去穷源”的描绘,展现了友人探寻自然之美的情景,暗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中一系列的意象,如“云树阴其旁”、“引水开石池”,不仅展现了丰乐亭的美丽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融,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向往。
此外,诗的最后几句,诗人提到“欲问淮南趣,还思洛阳社”,显示了他对不同地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聚会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厚的情感表达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展现了梅尧臣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知与热爱,以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泠泠幽谷泉”指的是哪个意象?
“使君去穷源”中的“使君”指的是:
诗人提到的“洛阳社”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寄题滁州丰乐亭》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