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时间: 2025-07-19 05:48:21

诗句

并竹作门亭得山,我来还值雪消残。

江梅未有腊梅破,丈室不须香屈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05:48:21

原文展示:

并竹作门亭得山,我来还值雪消残。江梅未有腊梅破,丈室不须香屈盘。

白话文翻译:

用竹子搭建的门亭面对着山,我来到这里时正值残雪消融。江边的梅花还未开放,腊梅已经凋谢,宽敞的房间里不需要香气缭绕。

注释:

字词注释:

  • 并竹:用竹子并排搭建。
  • 门亭:门口的亭子。
  • 得山:面对着山。
  • 雪消残:残雪消融。
  • 江梅:江边的梅花。
  • 腊梅:腊月开放的梅花。
  • 丈室:宽敞的房间。
  • 香屈盘:香气缭绕。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自然景色和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观赏徐复州家书画时所作,通过描绘门亭、山景、梅花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自然画卷。首句“并竹作门亭得山”,通过“并竹”和“得山”两个意象,展现了门亭的简朴和山景的壮美。次句“我来还值雪消残”,以“雪消残”暗示季节的转换,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后两句“江梅未有腊梅破,丈室不须香屈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并竹作门亭得山”:用竹子搭建的门亭面对着山,展现了环境的自然和简朴。
  2. “我来还值雪消残”:我来到这里时正值残雪消融,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
  3. “江梅未有腊梅破”:江边的梅花还未开放,腊梅已经凋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
  4. “丈室不须香屈盘”:宽敞的房间里不需要香气缭绕,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和诗人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并竹”、“得山”、“雪消残”、“江梅”、“腊梅”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 对比:“江梅未有腊梅破”通过对比江梅和腊梅的状态,突出了季节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并竹:简朴的门亭。
  • 得山:壮美的山景。
  • 雪消残:季节的转换。
  • 江梅:春天的象征。
  • 腊梅:冬天的象征。
  • 丈室:宁静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并竹作门亭得山”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城市 B. 简朴的自然 C. 热闹的市场 D. 宁静的乡村

  2. “我来还值雪消残”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3. “江梅未有腊梅破”中的“江梅”和“腊梅”分别代表了什么? A. 春天和冬天 B. 夏天和秋天 C. 秋天和冬天 D. 春天和夏天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与苏轼《题西林壁》: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整体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镂玉裁琼学靓妆 柳梢青(东园醉作梅词) 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 摊破丑奴儿(梅词) 南歌子(早春) 淇澳青青水一湾 满江红·思家 题画兰 南歌子 春景 新火起新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寻捉 隶字旁的字 冲深 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樊口 文彦 郢人运斧 鹿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雄材伟略 爬疏 平居无事 黍字旁的字 别居异财 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龙飞凤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