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9:48
古兴
作者: 李嘉祐
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
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
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
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美丽与命运。她年方十五,头戴双鬟,身世却不如人。她的蛾眉一见,价值千金。自从她得到了在蓬莱的身份,便乘着金舆、踏着玉趾出入。梧桐树上春天的乌鸦鸣叫,清晨的时分,君王还未起床。不要以为君王的恩宠会长久不变,婕妤的团扇却因秋天的来临而感到悲伤。你看魏帝在邺都的日子,只有铜台和漳水在静静流淌。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兼具清丽与深邃,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盛世,社会繁华,但也反映了宫廷女子的命运与感伤,表达了对权力与美丽的思考。
《古兴》通过对一个年轻女子的描绘,展现了美丽与命运的交织。开篇以“十五小家女”引入,简洁而直接,给人以清新之感。随后用“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突显了女子的美貌,暗示即便是短暂的相遇,也足以令人为之倾倒,表现了青春的珍贵与脆弱。
接下来的“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则转向了女子因美貌而获得的荣华富贵,然而这背后却是无尽的孤独与不安。“晓伴君王犹未起”描绘了清晨的寂静与等待,暗示了她在权力中心的孤独。
最后两句“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则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权力与美丽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魏帝与邺都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提醒人们即使在繁华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无尽的悲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貌、权力与命运的思考,揭示了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悲伤。
诗词测试:
李嘉祐的《古兴》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A. 战争
B. 美丽与命运
C. 友情
诗中提到的“蛾眉”指的是哪种意象?
A. 花
B. 眉毛
C. 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