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道释六言二首

《道释六言二首》

时间: 2025-05-03 22:14:02

诗句

萧衍老公苦行,舍身之举壮哉。

只怕侯丞相者,不许梁朝赎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4:02

原文展示:

萧衍老公苦行,
舍身之举壮哉。
只怕侯丞相者,
不许梁朝赎回。

白话文翻译:

萧衍老人以苦行自处,
舍弃自己的身体,壮丽而伟大。
只担心侯丞相等权贵,
不允许梁朝赎回他的身份。

注释:

  • 萧衍:即萧道成,南朝梁的开国皇帝。
  • 苦行:在这里指身心受苦的修行,强调个人的牺牲精神。
  • 舍身: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身体,表明一种崇高的选择。
  • 壮哉:形容行为伟大、壮丽。
  • 侯丞相:指当权者,象征权力和地位。
  • 梁朝:南朝梁,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朝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作品常涉及历史、哲理和个人情感,风格沉稳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或许是对历史上梁朝萧衍的反思与赞颂,诗中表现出对苦行和个人牺牲的崇高敬意,同时隐含对权力者的批判,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权力与道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道释六言二首》通过短小精悍的六言诗形式,表达了对萧衍老公的敬仰与对当时权力结构的批判。诗的开头用“苦行”二字,便将萧衍塑造成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物,强调其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我,体现出一种超凡的精神力量。接着“舍身之举壮哉”,进一步强化了他的牺牲精神,不仅是对自身的放弃,更是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现实的无奈与担忧,“只怕侯丞相者,不许梁朝赎回”,揭示了当权者对个人选择的压制与限制,这种对比使得前面的崇高行为显得更加悲壮。诗人在歌颂理想的同时,也在反思现实的残酷,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激发读者对历史与社会的进一步探索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衍老公苦行:开头直白地指出了萧衍的身份与行为,表现出他坚韧的性格。
  2. 舍身之举壮哉:强调了他的牺牲精神,表现出一种雄伟的气概。
  3. 只怕侯丞相者:引入对权力的批判,暗示当权者对个人选择的干预。
  4. 不许梁朝赎回: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反思,暗示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萧衍的壮举与侯丞相的权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主题。
  • 夸张:用“壮哉”来提升萧衍行为的伟大,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赞美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同时批判当权者对个人选择的压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行:象征着坚持、信念与牺牲,表现出修行者的艰辛与伟大。
  • 舍身:代表着自我牺牲,为理想而不顾个人安危。
  • 侯丞相:象征着权力与压制,暗示对个人自由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诗中对萧衍的赞美?

    • A. 其行为伟大
    • B. 其身份崇高
    • C. 其权力强大
  2. 诗中提到的“侯丞相”象征什么?

    • A. 个人理想
    • B. 权力与压制
    • C. 历史人物
  3. 诗中“舍身之举壮哉”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生活的放弃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权力的抵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刘克庄的诗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坚持,展现出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则通过田园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道释六言二首》的主题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寿丞相 和承旨尚书观春物欣盛之什 其一 次韵李商隐无题 其二 高庙六首 其三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陶侃 水调歌头·汪仲虎七十徵词 寄休宁宰唐子华 因是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赐爵 力字旁的字 桑中 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明眼亮 老天 卧而治之 尚虚中馈 包含唾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鼎力相助 門字旁的字 吁留 尸字头的字 齲字旁的字 琵琶旧语 灵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