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8:44
黄君求我古诚州,
求之不得还西游。
所求易予胡不予,
渠家自弄庄生舟。
庄生传之贾太傅,
便将死生同浮休。
我家舟子与渠别,
中孚之象刚包柔。
仰山俯泽乘巽木,
藏离伏坎含坤牛。
中间至虚若无物,
实理备具非空浮。
此在太玄首黄宫,
其于参同居中洲。
会通古今贯微显,
上下天地同周流。
人将百年等浮沤,
我以千载为春秋。
我言似大而非夸,
人人皆有不自求。
黄君不信谓予赫,
我自姬孔君庄周。
黄君向我求古诚州的事情,但求之不得只好回到西边去。所求之事容易给予,为什么却不予呢?他家自己玩弄庄子的舟。庄子将此传给贾太傅,便将生死问题同样轻松对待。我家舟子与他分开,中孚之象刚柔相济。仰望高山,俯视湖泽,乘着巽木舟,藏有离、坎、坤三卦。中间的空灵似乎无物,然而其中的实理却齐全,绝非空洞虚浮。这在太玄的开端,位于黄宫之内。与参同相处于中洲,古今会通,微妙而显现,上下天地相互流通。人们将百年视作浮沤,我却以千载为春秋。我所言似乎宏大,但并非夸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黄君不信,称我赫赫有名,我自认为是姬、孔、庄、周。
作者介绍:魏了翁,生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人,擅长于诗、词、赋,兼具文采和哲理。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融入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魏了翁与朋友黄成之之间的交流,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及对庄子思想的推崇。诗中涉及的诸多哲学隐喻,反映出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刻领悟。
《黄成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其中探讨人生的意义、时间的流逝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开篇黄君对古诚州的追求,象征着对理想和真理的向往,但随即却被现实的无奈所制约,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接下来的描述通过庄子的思想,强调了生死的相对性,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中孚之象刚包柔”,展现了诗人对和谐与平衡的思考,这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不谋而合。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将古今哲学相互融合,“会通古今贯微显”,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动与哲学的延续。结尾处,诗人谦虚地表达了自己并不追求声名,而是注重内心的真实追求,这种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智慧与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通过庄子哲学表达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黄君向魏了翁求什么?
诗中提到的“中孚之象”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庄生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