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2:38
画堂春·寄子由
苏轼 〔宋代〕
柳花飞处麦摇波,
晚湖净鉴新磨。
小舟飞棹去如梭,
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
济南何在暮云多,
归去奈愁何。
在柳花飞舞的地方,麦田随风起伏,
夕阳下的湖水清澈如镜,映照着新磨的轮廓。
小舟轻快地划行,仿佛在飞梭一般,
人们齐声唱着采菱的歌。
平坦的田野上,水波与云朵交融,
小楼在晴朗的日子里,风和日丽。
济南的身影隐没在多云的黄昏,
我归去的时候,不知愁苦又该如何面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人生与乡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等各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苏轼的作品常以豪放、洒脱著称,富有哲理和生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虽身处逆境,但他依然关注自然、感怀人生。此词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济南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画堂春·寄子由》是一首描写春日自然美景与作者思乡情怀的词作。苏轼在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的“柳花飞处麦摇波”,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花飞舞、麦田摇曳,仿佛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温柔。接着“晚湖净鉴新磨”,湖水的清澈倒影与新磨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小舟的轻快滑行与人们齐唱的采菱歌,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几句则转向思乡之情,提到济南的模糊身影和归去时的愁苦,情感渐渐转为沉重,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之情。整首词在动静结合中,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情感的交融,体现了苏轼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人生无奈的思考,展现了苏轼那种洒脱而又感伤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小舟飞棹去如梭”中“如梭”的意思是?
诗人对济南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画堂春·寄子由》这首词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