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3:54
曲游春(清明湖上) 作者:施岳 〔宋代〕
画舸西泠路,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小楫冲波,度麹尘扇底,粉香帘隙。岸转斜阳隔。又过尽别船箫笛。傍断桥翠绕红围,相对半篙晴色。顷刻。千山暮碧。向沽酒楼前,犹击金勒。乘月归来,正梨花夜缟,海棠烟幂。院宇明寒食。醉乍醒一庭春寂。任满身露湿东风,欲眠未得。
在西湖边的西泠路上,画舫停靠在柳荫和花影之间,春天的气息如同织锦般丰富。小船划过波涛,穿过尘土飞扬的扇底,透过帘幕的缝隙传来淡淡的香气。岸边的景色随着斜阳的移动而变换。船上的箫笛声渐渐远去。靠近断桥,四周环绕着翠绿和红色,与湖面上的半篙晴色相对。转眼间,千山都笼罩在暮色之中。在酒楼前,马儿还在击打着金勒。乘着月光归来,梨花在夜晚显得格外洁白,海棠被烟雾笼罩。庭院在寒食节显得格外明亮。酒醉后醒来,庭院中春意盎然却寂静无声。任由东风吹拂,露水沾湿了全身,想要入睡却难以入眠。
作者介绍:施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节日气氛,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西湖上的景色和节日气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节日的宁静。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的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节日的宁静。诗中“画舸西泠路”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场景,随后通过“占柳阴花影”等词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诗中的“小楫冲波”、“岸转斜阳隔”等动态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而“乘月归来”、“梨花夜缟”等词句,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和节日的热爱与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西湖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和节日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节日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画舸西泠路”中的“西泠路”是指哪里? A. 西湖边的一条路 B. 长江边的一条路 C. 黄河边的一条路 D. 珠江边的一条路
诗中“梨花夜缟”中的“夜缟”是什么意思? A. 夜晚的梨花显得格外洁白 B. 夜晚的梨花显得格外红艳 C. 夜晚的梨花显得格外暗淡 D. 夜晚的梨花显得格外模糊
答案:1. A 2.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