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19
原文展示: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博江心百鍊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愿意储备医治国家的三年陈艾,而不是去争夺江心中经过百次炼制的铜。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文学评论,风格严谨,注重实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强调长期准备而非短期争夺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于长远规划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三年艾”与“百鍊铜”,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诗中的“三年艾”象征着长期准备和深思熟虑的治理策略,而“百鍊铜”则代表了短期内的争夺和表面的珍贵。作者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长期规划和深思熟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非短期的争夺和表面的华丽。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长期规划和深思熟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非短期的争夺和表面的华丽。通过对比和比喻,作者传达了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三年艾”比喻什么? A. 短期准备 B. 长期准备 C. 珍贵之物 D. 短期争夺
诗中的“百鍊铜”比喻什么? A. 短期准备 B. 长期准备 C. 珍贵之物 D. 短期争夺
答案: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