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显道

《寄显道》

时间: 2025-05-10 05:12:26

诗句

舟约刀头止岁前,故人专使手书传。

出门江口问消息,极目寒沙空渺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12:26

原文展示

舟约刀头止岁前,故人专使手书传。
出门江口问消息,极目寒沙空渺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即将启程,准备在岁末前到达目的地。老朋友特意派人送来手书,诗人在出门时到江口询问消息,然而看到的只有寒冷的沙滩,远望去一片渺茫。


注释

字词注释

  • 舟约:舟船的约定,暗指即将出发的行程。
  • 刀头:指刀刃,形容时间的紧迫。
  • 故人:老朋友。
  • 专使:特意派遣的使者。
  • 手书:亲笔书信。
  • 江口:江的出入口,常作为离别的地方。
  • 寒沙:寒冷的沙滩,象征孤寂和冷清。
  • 渺然:微小而遥远,形容视野的空旷和无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故人”可以视作对友情的寄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思念与联系。江口作为离别的地点,常用于古诗中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政治上推行变法,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文学上,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

创作背景

《寄显道》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时局动荡,他的政治理想未能完全实现,内心充满了对故友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寄显道》是一首饱含故人情怀与离愁的诗作。开篇“舟约刀头止岁前”,即刻点明了时间的紧迫与出行的决心,给人一种急切的感觉。诗人通过“故人专使手书传”传达出对老友的深厚感情,手书的传递仿佛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体现了浓浓的友情与关怀。

接着,诗人描绘了出门时的情景:“出门江口问消息”,这句透露了诗人对故友的关心与思念。江口是离别之地,诗人在此刻询问消息,显示出他对友情的珍视。然而,紧接着“极目寒沙空渺然”,诗人目视远方,看到的却是空旷的寒沙,暗示着一种孤独与失落。这种反差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让人感受到友情虽在心中,却难以相见的无奈。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现了深厚的情感,通过空间的描绘与时间的紧迫感,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思念与遗憾,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舟约刀头止岁前:诗人表明自己即将启航,时间紧迫。
  • 故人专使手书传:老朋友为表达关心,特意派人送来信件。
  • 出门江口问消息:出发时在江口询问关于故友的消息。
  • 极目寒沙空渺然:远望寒冷的沙滩,感到一片茫然和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刀头”比喻为时间的紧迫,增强了紧张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出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冷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旅途与人生的流动。
  • 刀头:象征时间的急迫与无情。
  • 寒沙:象征孤寂与冷漠的环境,暗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即将出发的时间是: A. 岁末前
    B. 年初
    C. 夏天

  2. “故人专使手书传”中的“专使”指什么? A. 朋友
    B. 特意派来的使者
    C. 手写的书信

  3. 诗中“极目寒沙空渺然”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与失落
    C.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寄显道》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忧伤,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回忆。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概论》
  • 《古诗词鉴赏全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辛巳人日题鲛斋续梦图 浣溪沙·和仰翁二首 其二 浣溪沙(辛卯会黄运属席上作) 浣溪沙 浣溪沙·荷九首 其三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 次皎月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打躬作揖 頁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嘴硬心软 单人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包字头的字 土墼 余结尾的成语 想见 街结尾的成语 不亦乐乎 吊死问生 府室 包含嗓的词语有哪些 咬字眼儿 兼遣 改节易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