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30
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题石壁
作者: 张说 〔唐代〕
池如明镜月华开,
山学香炉云气来。
神藻飞为鶺鴒赋,
仙声飏出凤凰台。
这首诗描绘了大哥山池的美丽景色。池水如同明镜,映照着月光;山峰如同香炉,袅袅升起的云气缭绕其间。水中神奇的藻类飞舞,宛若鶺鴒在吟唱;仙乐从凤凰台飘荡而出,令人陶醉。
张说(约660年-740年),字公愿,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曾任宰相,因其诗作而闻名。他的诗风格多样,兼具豪放和细腻,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是张说应玉真公主的邀请,与她一同游览大哥山池时所作。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通过游山玩水的方式抒发情感,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题石壁》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池如明镜月华开”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池水的清澈与皎洁的月光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而“山学香炉云气来”则将山的形态与香炉相比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山的壮美和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后两句“神藻飞为鶺鴒赋,仙声飏出凤凰台”则将自然景物与音乐结合,神藻在水中飞舞,似乎在吟唱,仙乐从高处飘出,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展示了张说卓越的艺术才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深厚感情与人文情怀。
诗中“池如明镜”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池水清澈
B. 池水浑浊
C. 池水波动
“山学香炉云气来”中“香炉”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月亮
B. 山的形态
C. 池水
诗中提到的“仙声”来自哪里?
A. 池边
B. 凤凰台
C. 山顶
张说的《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题石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山水描绘上有相似之处,前者侧重于水的清澈和音声的仙气,后者则着重于秋天的寂静和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各有侧重,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