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6:00
清远江峡山寺
作者: 张说 〔唐代〕
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山寺,作者在这里感受到了宁静与逍遥。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逃避,沉醉于这座梵宫中。接下来的描绘展示出山寺的美景:云峰吐出明亮的月光,石壁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诗中提到的宝塔和悬龛,象征着灵性与造化之功。接着,诗人描写了竹林中的香气和松风带来的悠然之感。最后几句则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猿鸣与水流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强调心境的和谐。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字公瞻,号少岳,晚号青山居士,生于公元约758年,卒于约830年。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但社会却也充满了动荡与纷争。诗人常常在山水间寻求宁静,希望逃避世俗的纷扰,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清远江峡山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意象贯穿,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的开头“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便道出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愿望,向往那种洒脱自由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描绘中,云峰与石壁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特别是“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后面的意象如“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则更深层次地渗透了佛教文化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灵性和自然造化的敬畏与感悟。最后的“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不仅总结了前面的描写,也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以及诗人与自然、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宁静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和谐与自然的美好。通过描绘山寺的美景,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脱离世俗的心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的“流落经荒外”意指什么?
A. 远离繁华
B. 回归自然
C. 在城市生活
D. 隐居山林
填空题:诗中“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描绘了与的景象。
判断题:诗人认为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环境更为重要。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