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远江峡山寺

《清远江峡山寺》

时间: 2025-05-07 16:56:00

诗句

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6:00

原文展示:

清远江峡山寺
作者: 张说 〔唐代〕

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山寺,作者在这里感受到了宁静与逍遥。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逃避,沉醉于这座梵宫中。接下来的描绘展示出山寺的美景:云峰吐出明亮的月光,石壁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诗中提到的宝塔和悬龛,象征着灵性与造化之功。接着,诗人描写了竹林中的香气和松风带来的悠然之感。最后几句则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猿鸣与水流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强调心境的和谐。

注释:

  • 流落:指离开原来的地方,漂泊。
  • 梵宫:佛教寺院,象征宁静和超脱。
  • 云峰:高耸的山峰,云层环绕。
  • 淡烟红:形容石壁上烟雾的颜色。
  • 宝塔:佛教建筑,象征灵性。
  • 悬龛:悬挂的供奉神明的地方。
  • 天香:形容自然界中弥漫的香气。
  • 虚呗:空灵的乐声。
  • 猿鸣:猿猴的叫声。
  • 鱼戏:鱼在水中玩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字公瞻,号少岳,晚号青山居士,生于公元约758年,卒于约830年。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但社会却也充满了动荡与纷争。诗人常常在山水间寻求宁静,希望逃避世俗的纷扰,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清远江峡山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意象贯穿,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的开头“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便道出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愿望,向往那种洒脱自由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描绘中,云峰与石壁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特别是“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后面的意象如“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则更深层次地渗透了佛教文化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灵性和自然造化的敬畏与感悟。最后的“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不仅总结了前面的描写,也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以及诗人与自然、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流落经荒外:指作者身处偏远之地,远离世俗。
  2. 逍遥此梵宫:在这座寺庙中感到无比自由。
  3. 云峰吐月白:云雾缭绕的山峰映衬着明亮的月光。
  4. 石壁淡烟红:石壁上飘散着淡淡的红烟,增添了诗意。
  5. 宝塔灵仙涌:宝塔中充满了灵气,象征着神圣。
  6. 悬龛造化功:悬挂的龛位显示自然的造化之美。
  7. 天香涵竹气:竹林中弥漫着自然之香。
  8. 虚呗引松风:空灵的乐声引导着松风轻拂。
  9. 檐牖飞花入:花瓣透过窗檐飞入屋内。
  10. 廊房激水通:水声在廊房中激荡,形成自然的交响。
  11. 猿鸣知谷静:猿声告知山谷的宁静。
  12. 鱼戏辨江空:鱼儿在水中嬉戏,分辨江河的空灵。
  13. 静默将何贵:静默的状态何其珍贵?
  14. 惟应心境同:只有心境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峰吐月白”,使用自然景象比喻诗人的境界。
  • 对仗:如“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对称的表达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如“猿鸣”和“鱼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宁静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和谐与自然的美好。通过描绘山寺的美景,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脱离世俗的心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峰:象征着高远和清新,代表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 宝塔:象征灵性和宗教信仰,代表着对超脱的渴望。
  3. 竹气:自然的清香,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4. 猿鸣:自然的声音,象征宁静的环境。
  5. 鱼戏:代表自由和灵动,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流落经荒外”意指什么?
    A. 远离繁华
    B. 回归自然
    C. 在城市生活
    D. 隐居山林

  2. 填空题:诗中“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描绘了的景象。

  3. 判断题:诗人认为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环境更为重要。 (对/错)

答案

  1. A
  2. 云峰,石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幽美与人心的契合。
  • 李白《早发白帝城》:虽然主题是清晨的景象,但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雪山院 煮茗台 游南山 雪山院 熙熙亭 临清龛 寒翠亭 根辋岩 定光室 游医巫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鹑的词语有哪些 变蛋 衣字旁的字 东门逐兔 亠字旁的字 褐衣蔬食 一字旁的字 国音 牛字旁的字 顶真 眉飞目舞 连宅 双人旁的字 良宵美景 澹泊寡欲 新愁旧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