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6:52
《齐天乐》
闹蛾灯宴围珠幕,璁珑四弦低奏。
帽影欺钗,鬓香惹钿,良会天涯逢又。
连宵殢酒。甚易醉今筵,再难消受。
翠簟红衾,为怜清夜梦孤负。
且复及时行乐,把还乡雁思,耐过重九。
濯濯吟腰,棱棱剑骨,多被风怀摧瘦。
银壶听久。渐月气收篁,露光添柳。
漫折屏间,湘花霜半帚。
在热闹的灯下,珠帘围绕的宴会上,四弦乐器低声奏乐。
帽子下的影子欺负着头上的钗,鬓发的香气惹起了头饰的思绪,
良辰美景如同天涯的重逢。
连夜饮酒,今夜易醉,今后再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欢愉。
翠色的席子,红色的被子,让我怜惜这清夜的梦境被辜负。
且趁此时好好享乐,思念故乡的雁,要耐心度过重阳节。
腰身苗条,剑骨坚硬,却多被风怀摧残得消瘦。
银壶里听久了,渐渐月光收敛竹林,露水的光辉映照柳树。
漫不经心地在屏风间折下湘花,霜染的一半被扫去。
姚燮(1692年-1765年),字熙曾,号懋庵,清代诗人,工于诗词,对于山水、田园题材尤为擅长。他的诗作常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齐天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欢宴的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齐天乐》以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生活中的欢愉与忧伤。全诗通过灯下的宴会场景,表现出一种欢快的氛围,但在这欢愉中却暗藏着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诗人在宴会上细致描摹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帽影和鬓香的细节描写,映射出宴会中的欢娱与恋情的微妙。
然而,随着“连宵殢酒”的出现,诗人开始反思这种快乐的短暂,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伤。诗中“且复及时行乐”的呼吁,不仅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把握,也是一种对未来不可知的警示。整首诗在欢歌笑语中流露出一丝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欢宴的描绘,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欢笑与醉酒中,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直面生活的短暂与无常。
《齐天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姚燮
C. 杜甫
“帽影欺钗”中的“帽影”指的是什么?
A. 头上的装饰
B. 头上的影子
C. 酒杯的影子
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齐天乐》与《水调歌头》的比较:
通过这些对比,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代诗词中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