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11
原文展示:
商山旅中作 邵雍 〔宋代〕
残火昏灯夜正沉, 默思前事拥寒衾。 霜天皎月虽千里, 不抵伤时一寸心。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的沉寂中,残火昏灯照亮着房间, 我默默地回忆过去,裹着寒冷的被子。 尽管霜天的月亮皎洁,照耀千里, 但它比不上我因时局伤感的一寸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商山旅中作》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旅行至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一带)时所作,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回忆的沉思和对时局的伤感。首句“残火昏灯夜正沉”描绘了一个寂静、昏暗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氛围。第二句“默思前事拥寒衾”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作者裹着寒冷的被子,默默地回忆过去。后两句“霜天皎月虽千里,不抵伤时一寸心”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作者内心的伤感远比外在的明亮月光更为深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伤感,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和对过去回忆的沉思,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邵雍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诗中的“霜天皎月”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好 C. 伤痛 D. 沉思
诗的最后一句“不抵伤时一寸心”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伤痛比外在的美好更为深刻 B. 内心的伤痛比外在的孤独更为深刻 C. 内心的伤痛比外在的沉思更为深刻 D. 内心的伤痛比外在的忧虑更为深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