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商山旅中作

《商山旅中作》

时间: 2025-05-05 09:35:11

诗句

残火昏灯夜正沉,默思前事拥寒衾。

霜天皎月虽千里,不抵伤时一寸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11

原文展示:

商山旅中作 邵雍 〔宋代〕

残火昏灯夜正沉, 默思前事拥寒衾。 霜天皎月虽千里, 不抵伤时一寸心。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的沉寂中,残火昏灯照亮着房间, 我默默地回忆过去,裹着寒冷的被子。 尽管霜天的月亮皎洁,照耀千里, 但它比不上我因时局伤感的一寸心。

注释:

  • 残火:指快要熄灭的火。
  • 昏灯:光线昏暗的灯。
  • 夜正沉:夜晚非常深沉。
  • 默思前事:默默地回忆过去的事情。
  • 拥寒衾:裹着寒冷的被子。
  • 霜天皎月:指霜冻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
  • 不抵伤时一寸心:意思是月亮的明亮无法安慰作者因时局而感到的伤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商山旅中作》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旅行至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一带)时所作,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回忆的沉思和对时局的伤感。首句“残火昏灯夜正沉”描绘了一个寂静、昏暗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氛围。第二句“默思前事拥寒衾”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作者裹着寒冷的被子,默默地回忆过去。后两句“霜天皎月虽千里,不抵伤时一寸心”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作者内心的伤感远比外在的明亮月光更为深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残火昏灯”和“夜正沉”描绘了一个寂静、昏暗的夜晚,营造出孤独和沉思的氛围。
  • 第二句“默思前事拥寒衾”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作者裹着寒冷的被子,默默地回忆过去。
  • 第三句“霜天皎月虽千里”通过明亮的月光来对比作者内心的伤感。
  • 第四句“不抵伤时一寸心”则强调了作者内心的伤感远比外在的明亮月光更为深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霜天皎月虽千里”与“不抵伤时一寸心”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伤感。
  • 象征:“霜天皎月”象征着外在的美好,而“一寸心”则象征着内心的伤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伤感,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和对过去回忆的沉思,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残火昏灯:象征着孤独和沉思。
  • 霜天皎月:象征着外在的美好,但无法安慰内心的伤痛。
  • 一寸心:象征着内心的伤痛和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邵雍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2. 诗中的“霜天皎月”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好 C. 伤痛 D. 沉思

  3. 诗的最后一句“不抵伤时一寸心”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伤痛比外在的美好更为深刻 B. 内心的伤痛比外在的孤独更为深刻 C. 内心的伤痛比外在的沉思更为深刻 D. 内心的伤痛比外在的忧虑更为深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回忆的沉思和对时局的忧虑。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邵雍的《商山旅中作》: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回忆的沉思和对时局的忧虑,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而邵雍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邵雍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猿叟留菊元韵 其二 次猿叟留菊元韵 其一 长信宫二首 其二 永夕 偶作二首 灞陵亭 秋日北固晚望二首 华清宫 归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极口项斯 人杀鬼杀 快件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 长字旁的字 迍遘 降尊纡贵 团日 衣字旁的字 寝不遑安 包含墅的词语有哪些 沿纳 讦控 心字底的字 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