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57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
作者:沈佺期
汉王建都邑,渭水对青门。
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全盛今何在,英雄难重论。
故基仍岳立,遗堞尚云屯。
当极土功壮,安知人力烦。
天游戒东首,怀昔驻龙轩。
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
微臣谅多幸,参乘偶殊恩。
预此陈古事,敢奏兴亡言。
汉朝的皇帝建立了都城,渭水流淌在青门对面。
早晨的市场都向东去,坟墓与北方的原野共同存在。
荒凉的萧相阙显得冷清,邵平园早已被杂草淹没。
当年的繁荣如今何在,英雄的事迹难以重提。
昔日的基业依然屹立,遗留下的土堤依旧在云雾中聚集。
要想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伟业,谁又能知道人力的烦恼。
天上的游龙警戒东边,怀念过去停驻的龙轩。
何必依靠金汤的坚固,最重要的是道德的屏障。
微臣我实在是运气好,偶然得到了特殊的恩宠。
在此陈述古老的事情,敢于奏上兴亡的言辞。
“汉王”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建立了汉朝的基业。“全盛今何在”反映了对汉朝鼎盛时期的追忆与对当前局势的感慨。“道德藩”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非单靠武装力量。
沈佺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意境高远,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初冬,正是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之时,诗人通过回忆汉朝的辉煌,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失落感。
这首诗以“汉王建都邑,渭水对青门”开篇,勾勒出汉朝的历史背景,设置了全诗的基调。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全盛今何在,英雄难重论”一句,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孤独感。诗中“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则展现了一种理想主义,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超越了物质的防护。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展现了沈佺期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汉王建都邑,渭水对青门。
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全盛今何在,英雄难重论。
故基仍岳立,遗堞尚云屯。
当极土功壮,安知人力烦。
天游戒东首,怀昔驻龙轩。
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
微臣谅多幸,参乘偶殊恩。
预此陈古事,敢奏兴亡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盛世的向往和对现世的失落感,同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汉王”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诗中提到的“青门”是指哪个地方?
“全盛今何在,英雄难重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春望》与《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