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43
一山黄叶,一溪红蓼,一林风箨。重阳菊初绽,占秋光篱角。金阙璇台云漠漠。绕回廊旧游如昨。冯高恨如许,付南云行脚。
一座山上满是黄叶,一条小溪旁生长着红蓼,一片树林中风吹拂着箨叶。重阳节的菊花刚刚绽放,占据了秋天的光辉,篱笆角落里开得正好。金色的宫阙和璇台在云雾中显得朦胧。绕着回廊,旧日的游玩仿佛就在昨天。冯高的遗恨为何如此,只能把它交给南云的行脚。
作者介绍:黄公渚(1878-1941),字秋实,号俯云,近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暮秋,诗人游览清宫时的感悟,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结合秋天的萧瑟,诗中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忆少年 暮秋游神清宫》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开篇的“一山黄叶,一溪红蓼,一林风箨”,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景象,色彩鲜明,层次分明。黄叶的凋零、红蓼的鲜艳,以及风中摇曳的箨叶,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面,既有视听之美,又隐含了时光流逝的哲理。
接着,诗人提到“重阳菊初绽”,重阳节的菊花象征着长寿和思念,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金阙璇台云漠漠”则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金色的宫阙与云雾相融,带给人一种朦胧而高远的想象,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孤独。
最后两句“冯高恨如许,付南云行脚”则点出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惋惜。冯高所指的历史人物或许是一个象征,代表着那些留有遗憾的人。在南云的行脚中,诗人将自己的遗恨寄托于自然与时间之中,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菊”象征着什么?
“金阙璇台”指的是: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秋天的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