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3:06
又是重阳,嗟予老病,流年镜里堪惊。
红叶黄花,悲秋心绪层层,沧桑阅尽兴亡史,
只铜驼,荆棘纵横。更伤心,如此江山,
狐鼠横行。嗟嗟十万黄巾,恐无家可恃,
那有归程,赤手空拳,问天天道何凭。
忧民尽是欺人语,看纷纷,
悍将骄兵,最难听,号冻啼饥,一片悲声。
又到了重阳节,感叹我已年老多病,光阴荏苒在镜中令我惊讶。
红叶和黄花交织,悲秋的情绪层层叠叠,经历了沧桑,见证了兴亡的历史,
只剩下铜驼一座,荆棘丛生。更让我伤心的是,这样的江山,
却让狐鼠横行。唉,十万黄巾军,恐怕再也没有家可依,
又何谈归路,赤手空拳,问天又能依靠什么。
关心百姓的说辞全是欺骗之语,看那纷繁复杂,
骄横的将领和强兵,最难听,号哭着冻饿,一片悲声。
作者介绍:熊希龄(1876-1939),字子华,号松庐,湖南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教育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教育发展,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作者对国家动乱和个人老病的感慨,体现了时代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
《高阳台 和吴镜予重九原韵》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感叹,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又是重阳,嗟予老病”,开篇即以个人的老病引入,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接着,“红叶黄花,悲秋心绪层层”,通过描绘秋天的红叶和黄花,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沧桑阅尽兴亡史”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似乎在诉说着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在后半部分,诗人用“狐鼠横行”描绘了当下社会的混乱,表达了对奸邪小人的愤慨和对正义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露了诗人对个人处境的无奈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民生的苦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诗中提到的“黄巾”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熊希龄的《高阳台》和杜甫的《秋兴八首》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国家乱象的忧虑,但熊希龄更倾向于个人的感慨,而杜甫则通过更为宏观的视角展现出对社会的深刻关怀。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虽有相似但各有特点,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