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5:43
渥洼骐骥儿,众中见毛骨。
别来忽三岁,残害为异物。
《次子第一百四十五》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湿润的泥泞中,骏马的儿子显得格外显眼,犹如毛发和骨骼一样清晰可见。从分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所遭受的摧残使其变得如同异物一般。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文人、政治家和抗元民族英雄。他以坚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希望。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下,文天祥在国家危难时刻,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感受。
《次子第一百四十五》是一首饱含悲伤与思考的诗作。文天祥通过“骐骥儿”这一意象,象征着希望与潜力,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然而,“别来忽三岁”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与故国的离别,暗示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在这短短的几句中,诗人用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中“残害为异物”一语,既表达了对骏马后代的惋惜,也隐喻了国家在战乱中的变迁与沧桑。文天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被战争摧残的社会,让读者在感受诗意的同时,反思历史的悲剧与人性的脆弱。整体上,诗歌的情感基调悲凉,充满对往昔的缅怀与现状的痛心,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的复杂心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对骏马后代的惋惜为线索,反映了文天祥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表现出一种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的组合,不仅构成了诗歌的整体意境,还深化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骐骥儿”象征什么?
“别来忽三岁”中“三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残害为异物”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文天祥与杜甫的作品,两位诗人均在国家危难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但文天祥更为悲凉,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