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06
挽太博朱古平
白氏贤司马,昌黎真学官。
江湖惊落笔,朝野望弹冠。
天马高风骨,秋鹰折羽翰。
莱庭人白发,烟雨万松寒。
这首诗表达了对朱古平的哀悼和怀念。诗人首先提到白居易,他是一位贤良的司马,代表了文人的理想。然后提到昌黎(韩愈),他是真正的学者,象征着学术的尊严。接着,诗人描绘了江湖的景象,惊动了笔者的创作灵感,朝廷和百姓都寄予厚望,期盼着有才华的人能出现在政坛。接下来提到“天马”与“秋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然而却又因环境的压迫而受到了折磨与束缚。最后,诗人描绘了莱庭(朱古平的故乡)的人们白发苍苍,烟雨迷蒙的松林,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其忠诚和正直而闻名。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文天祥为了悼念好友朱古平而作,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融合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现实无奈的思考,展现了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挽太博朱古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诗人通过对朱古平的追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全诗开头提到的白居易与韩愈,既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致敬,也暗喻了朱古平的才华与理想。这种对比烘托出朱古平的卓越与社会的无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伤的情感。
江湖的“惊落笔”不仅仅是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灵感的突发,展示了文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挣扎。对于“朝野”的期望,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但同时也暗含了现实的残酷和对理想的嘲弄。
“天马高风骨,秋鹰折羽翰”则通过对比,塑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犀利对照,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描绘莱庭的苍老与寒意,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望,情感愈加沉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文人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执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哀伤,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文人的情感深度与理想主义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氏”指的是哪位诗人?
“天马高风骨”中“天马”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朝野望弹冠”反映了社会对什么的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