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涿鹿

《涿鹿》

时间: 2025-05-01 18:58:24

诗句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

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

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

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

北海口沧海人间别一天,只容渔父钓苍烟。

而今蜃起楼台处,亦有北来蕃汉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24

原文展示: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
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
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
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
北海口沧海人间别一天,
只容渔父钓苍烟。
而今蜃起楼台处,
亦有北来蕃汉船。

白话文翻译:

我凝视着涿鹿的原野,
自古以来这里曾与蚩尤作战。
轩辕帝在此立下了伟大的标志,
用玉帛朝拜各地诸侯。
环顾四周,关河如雁,
随着秋风在寒冷的季节鸣叫。
近三千年来,王气在幽州流传。
北海的口岸与沧海相隔,
渔夫只得在苍烟中钓鱼。
而今在蜃气升起的楼台上,
也有从北方而来的汉人船只。

注释:

  1. 涿鹿野:指涿鹿地方,传说为轩辕黄帝与蚩尤大战的地方。
  2. 蚩尤:古代神话中的战神,代表着蛮荒之力。
  3. 轩辕:指黄帝,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
  4. 王气:指王者之气,象征着王朝的统治力。
  5. 幽州:古代地名,今大致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6. :传说中的一种海洋生物,能够幻化为楼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诗人,因坚决抵抗元朝入侵而被赞誉为民族英雄。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情感激昂,常表现出悲壮的气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朝入侵南宋之际,时局动荡,文天祥在国家危难时刻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渗透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歌鉴赏:

《涿鹿》是一首表现民族精神和历史感的诗歌。文天祥通过对涿鹿的描绘,将古代的战争与现代的沧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无限感慨。诗的开头提到“涿鹿野”和“蚩尤”,不仅唤起了读者的历史记忆,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接着,诗人提到“轩辕此立极”,表明历史的坐标,并通过“玉帛朝诸侯”引入了中华文化中的礼仪与尊重。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中出现的“关河雁”、“随风鸣寒秋”,则传达出一种冷峻的秋意,与个人的孤寂感相呼应。三千年的王气仍在幽州流转,表明了文天祥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诗的末尾通过“渔父钓苍烟”与“北来蕃汉船”,展示了历史的延续与变化,渔父的闲适与北方汉人的涌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国和时代变迁的深切思考。整首诗情感浓烈,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充分展现了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诗人回望历史,触发对涿鹿战役的思考,感叹古代英雄与神话。
  2. “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强调轩辕黄帝的地位,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权威。
  3. “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照。
  4. “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反映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5. “北海口沧海人间别一天,”:描述海洋与人间的隔阂,暗示国家的分裂与困境。
  6. “只容渔父钓苍烟。”:渔父的生活象征着平常人的无奈与安静。
  7. “而今蜃起楼台处,亦有北来蕃汉船。”:指出时局变迁,北方的汉人船只暗示着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来。
  • 对仗:如“随风鸣寒秋”与“王气行幽州”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雁”以声音,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出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强烈的爱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涿鹿:象征着历史的战争与斗争。
  2. 蚩尤:代表着古代神话中的力量与勇气。
  3. 轩辕: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根基与文化传承。
  4. 关河:象征着阻隔与思念。
  5. 渔父:象征着普通人的生活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涿鹿战蚩尤”中的“蚩尤”是指什么?

    • A. 战神
    • B. 皇帝
    • C. 渔夫
    • D. 诸侯
  2. 文天祥在诗中提到的“轩辕”是指谁?

    • A. 蚩尤
    • B. 黄帝
    • C. 渔父
    • D. 诗人自己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庆
    • B. 忧国忧民
    • C. 个人的孤独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涿鹿》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前者更注重历史的回顾,后者则侧重于现实的困境与个人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文天祥全集》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首尾吟 其二十八 淳于髡酒谏 共城十吟·其二曰春郊闲步 和商守新岁 笺年老逢春八首 其二 美酒饮教微醉后 乐物吟 观七国吟 人心 阴阳吟 首尾吟 其四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诚的成语 肥肉厚酒 相关休戚 貝字旁的字 残杯冷炙 负重吞污 贻笑千载 原主 远胄 双人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盐钞 超逸绝伦 蜣丸 面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