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24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
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
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
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
北海口沧海人间别一天,
只容渔父钓苍烟。
而今蜃起楼台处,
亦有北来蕃汉船。
我凝视着涿鹿的原野,
自古以来这里曾与蚩尤作战。
轩辕帝在此立下了伟大的标志,
用玉帛朝拜各地诸侯。
环顾四周,关河如雁,
随着秋风在寒冷的季节鸣叫。
近三千年来,王气在幽州流传。
北海的口岸与沧海相隔,
渔夫只得在苍烟中钓鱼。
而今在蜃气升起的楼台上,
也有从北方而来的汉人船只。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诗人,因坚决抵抗元朝入侵而被赞誉为民族英雄。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情感激昂,常表现出悲壮的气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朝入侵南宋之际,时局动荡,文天祥在国家危难时刻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渗透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涿鹿》是一首表现民族精神和历史感的诗歌。文天祥通过对涿鹿的描绘,将古代的战争与现代的沧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无限感慨。诗的开头提到“涿鹿野”和“蚩尤”,不仅唤起了读者的历史记忆,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接着,诗人提到“轩辕此立极”,表明历史的坐标,并通过“玉帛朝诸侯”引入了中华文化中的礼仪与尊重。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中出现的“关河雁”、“随风鸣寒秋”,则传达出一种冷峻的秋意,与个人的孤寂感相呼应。三千年的王气仍在幽州流转,表明了文天祥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诗的末尾通过“渔父钓苍烟”与“北来蕃汉船”,展示了历史的延续与变化,渔父的闲适与北方汉人的涌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国和时代变迁的深切思考。整首诗情感浓烈,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充分展现了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出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强烈的爱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涿鹿战蚩尤”中的“蚩尤”是指什么?
文天祥在诗中提到的“轩辕”是指谁?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