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3:27
蜀丝鸳鸯织锦衾,
逻檀凤凰斫金槽。
弦抽瓮茧五色毫,
双成十指声嘈嘈。
冢头青草天山雪,
眼中红冰嵬下血。
哀弦凄断感情烈,
池上蕤宾跃方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又哀伤的画面:用蜀地的丝绸和鸳鸯图案织成的锦被,仿佛是用逻檀木雕刻的凤凰装饰着金槽。琴弦拉动时,像五色的毛线从瓮中抽出,双手十指轻拨,发出嘈杂的琴声。墓地上长满了青草,仿佛是天山上的白雪;眼中看到的红冰,则是血流淌的情景。哀伤的琴声断续,感情强烈而又凄凉,池边的蕤宾(即水鸟)宛如飞跃的铁器般生硬。
杨维桢(1285年-1359年),元代诗人,字子云,号澹庵,晚号病梅,原籍福建,后迁至江西。他以诗、文、词、书、画皆有成就,尤其擅长诗歌,风格清新,常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情的思考。
《琵琶怨》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琵琶的声音表达了对爱情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琵琶怨》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哀伤。开头两句,诗人以蜀丝和鸳鸯图案引入,描绘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似乎在赞美爱情的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悲凉。琴声的嘈杂与冢头青草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孤独。
在意象上,诗人巧妙地运用“冢头青草”与“天山雪”的对比,既是生与死的交替,也是时间流逝的隐喻。最后一句“池上蕤宾跃方铁”,用蕤宾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绝望的情感。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追忆,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敏感和对人性深邃的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爱情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孤独命运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蜀丝”主要代表什么?
“冢头青草天山雪”表达了什么意境?
诗中“池上蕤宾跃方铁”中的“蕤宾”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