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8:45
原文展示: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张嵲 〔宋代〕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白话文翻译: 在尘世间,暑气尚未消退,而在山中,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冬衣。 露水中的蝉声渐渐低沉,秋天的景色刚刚开始显露。 四海之内战事未平,而我余生已久,不再参与世事。 漂泊在外,岁月空自增长,所有事情都与我的心意相违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是宋代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七月二十四日,诗人身处山中,感受到秋意渐浓,同时思及四海战事未平,个人漂泊无依,心境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尘世与山中的气候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露蝉声渐咽”一句,以蝉声的低沉象征秋天的到来,同时也隐喻诗人内心的沉郁。“四海犹多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而“余生久息机”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比尘世与山中的气候变化,以及对蝉声、战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嵲的其他诗作,如《秋夜》等,以深入了解其诗风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秋兴八首》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嵲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