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客亭

《送客亭》

时间: 2025-08-07 05:13:21

诗句

十年羁旅鬓成丝,千里淮山信息稀。

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5:13:21

原文展示:

送客亭 刘著 〔宋代〕 十年羁旅鬓成丝,千里淮山信息稀。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十年的漂泊,我的鬓发已经斑白,千里之外的淮山,消息也变得稀少。在长亭短亭之间送别了无数的客人,我且看看庄舄何时能够归来。

注释:

  • 羁旅:指长期在外漂泊。
  • 鬓成丝:形容鬓发斑白,比喻年老。
  • 淮山:指淮河一带的山脉,这里可能指作者的故乡或思念之地。
  • 信息稀:消息稀少,表示与远方的联系减少。
  • 长亭短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送别之用,这里指送别的地方。
  • 庄舄: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可能指作者思念的人或理想中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著是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经历了长期的漂泊生活,对故乡和亲人有着深深的思念。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外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长期漂泊后,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十年羁旅”和“鬓成丝”描绘了作者长期漂泊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而“千里淮山信息稀”则加深了这种孤独和隔绝感。送别场景的反复出现,强调了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而“且看庄舄几时归”则寄托了对归乡的深切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羁旅鬓成丝”:首句直接点出了作者长期漂泊的生涯,以及由此带来的衰老。
  • “千里淮山信息稀”:次句通过地理距离的遥远和信息的不畅通,加深了作者的孤独感。
  • “送尽长亭短亭客”:第三句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 “且看庄舄几时归”:末句以庄舄为喻,寄托了作者对归乡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鬓成丝”比喻年老。
  • 对仗:“长亭短亭”形成对仗,强调送别的频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漂泊与归乡,通过对长期漂泊生活的描绘和对归乡的期盼,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羁旅”、“鬓成丝”、“淮山”、“长亭短亭”、“庄舄”。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羁旅”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鬓成丝”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衰老,“淮山”象征着故乡或思念之地,“长亭短亭”象征着离别的场景,“庄舄”象征着归乡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鬓成丝”比喻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健康 D. 疾病
  2. “千里淮山信息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兴奋 D. 平静
  3. 诗中的“庄舄”可能指什么? A. 仙人 B. 友人 C. 故乡 D. 理想

答案: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刘著的《送客亭》都涉及送别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祝福,而刘著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著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

相关查询

夜写家书 海上逢王常宗雨夜同宿陈氏西轩 客馆夜见亮师画上有余吕二山人诗 晚立西浦渡 雨中晓卧二首 王架阁家画马 倪元镇墨竹 闰三月有感二首 题松雪翁临祐陵草虫 见花忆故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层出迭见 番茄 含虚 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鱼烛 皿字底的字 兼爱无私 嬉耍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言笑自如 得人为枭 反犬旁的字 草茅之产 韭字旁的字 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浦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