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李季良北归

《送李季良北归》

时间: 2025-04-30 01:38:25

诗句

风吹残柳丝,孤客欲归时。

掩抑楚弦绝,离披湘叶衰。

前军犹转战,故国杳难期。

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8:25

原文展示:

风吹残柳丝,孤客欲归时。
掩抑楚弦绝,离披湘叶衰。
前军犹转战,故国杳难期。
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白话文翻译:

风吹动着残破的柳丝,孤独的旅人正想要回家。
抑制着楚调的琴声已然消失,离散的湘水叶子也开始凋零。
前方的军队还在继续战斗,故乡的消息却难以期待。
向北望去,雁门的雪正纷飞,我只能空吟平子的诗句。


注释:

字词注释:

  1. 风吹残柳丝:风吹动着残留的柳丝,象征着离别和凋零。
  2. 孤客:孤独的旅人,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3. 掩抑:抑制,压抑的意思。
  4. 楚弦:指楚地的乐器,象征着故乡的文化。
  5. 湘叶:指湘水的水草,表现了诗人对南方的怀念。
  6. 前军犹转战:前方的军队仍在战斗,暗示着战乱无休。
  7. 故国杳难期:对故乡的期盼模糊而遥远。
  8. 北望雁门雪:向北方眺望雁门的雪,象征着寒冷和孤寂。
  9. 空吟平子诗:空吟平子(平原君)的诗,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

典故解析:

  • “平子诗”:平子指平原君赵胜,因其诗文被称颂而常被引用,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受到后人喜爱,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战乱时代,诗人送别友人北归,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友人的不舍,反映出战乱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诗歌鉴赏:

《送李季良北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开头“风吹残柳丝”,以自然景象引入,暗示着离别的悲伤。孤独的旅人欲归,却被现实的无奈所束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掩抑楚弦绝”,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了情感的压抑和对故乡文化的渴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强调了内心的孤寂。

“前军犹转战,故国杳难期”一句,揭示出社会动荡的背景,诗人对故乡的期盼被现实的战乱所打断,流露出无奈与哀伤。最后“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将情感推向高潮,北望雪景与吟唱古诗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故国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孤独旅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在感受到孤独与惆怅的同时,也理解到诗人的深切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吹残柳丝:描绘了风吹动残留的柳丝,营造出一种凋零与离别的氛围。
  2. 孤客欲归时:孤独的旅人正要归家,强调其孤独感。
  3. 掩抑楚弦绝:抑制的楚乐声已然断绝,表达对故乡文化的怀念。
  4. 离披湘叶衰:湘水的植物也开始凋零,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5. 前军犹转战:前方的军队仍在战斗,反映出时代的动荡。
  6. 故国杳难期:对故乡的期盼变得渺茫,表达出一种无奈。
  7. 北望雁门雪:向北方的雁门远望,雪象征寒冷的孤独。
  8. 空吟平子诗:吟唱平子的诗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诗意。
  • 对仗:如“前军犹转战,故国杳难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柳丝、湘叶、雪等意象,传达出孤独和思乡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以孤独旅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反映出战乱时代人们的苦楚与思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柳丝:象征离别与凋零。
  2. 楚弦:代表故乡的音乐文化。
  3. 湘叶:象征思乡与美好事物的逝去。
  4. 雁门雪:象征寒冷、孤独和思乡之情。
  5. 平子诗:怀旧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深刻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孤客欲归时”中的“孤客”指什么?

    • A. 旅人
    • B. 宾客
    • C. 朋友
    • D. 家人
  2. “北望雁门雪”中,雁门的雪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离别
    • C. 寒冷与孤独
    • D. 春天的到来
  3. 诗中提到的“楚弦”代表什么?

    • A. 战争
    • B. 乡愁
    • C. 音乐
    • D. 朋友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1.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使用自然景象渲染情感。
  2. 《送元二使安西》:与《送李季良北归》相似,均以送别为主题,但更侧重于对未来的期待。

粗略解读:
两首诗在主题上均围绕送别,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送李季良北归》更为悲伤,透露出对故乡的无奈与思念,而《送元二使安西》则在送别之余,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诗词选》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风格与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真宗永定陵 公斋植竹 抒叹 黄注昆仲赴举 答朱公绰牡丹 玉楼春·春景 送俞给事知宣州 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 送太常边博士守永嘉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誓天指日 挨户 谈经说法 歹字旁的字 泗沂 乡移 树荫凉儿 振缨王室 互相标榜 邑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玩月 齿字旁的字 口碑载道 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掉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包含侧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