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27
水调歌头·追和
作者:张元干 〔宋代〕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
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
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
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
喜听瓦鸣沟。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境。诗人举手钓鳌,意指追求高远的理想,削迹种瓜则是形容隐居生活,表达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重回吴会,意味着他重游旧地,感受到秋天的五湖之美,却又感受到耳边的风波摇荡,身外的功名如浮云般飘忽不定。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实现壮志,心中对此感到愁苦。梦中回忆故园,泪水涟涟,仿佛在南方的梦境中。元龙湖海象征着豪情壮志,百尺高楼则见证着他的追求与理想。短发和霜鬓的描写传达了岁月的无情,清夜雨声让人思绪万千,瓦鸣沟的声音则是对生活细节的感受。尽管如此,诗人心中仍有壮志未酬,愿意将这一切化作奔流不息的江河。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子平,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抒发个人感受为主,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诗人经历了生活的起伏之后,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依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水调歌头·追和》展现了张元干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举手钓鳌客”引入,直接抒发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又逐渐感受到现实的沉重与无奈,尤其是“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名利与理想之间的撕裂感,体现了人们在浮躁社会中对自我价值的迷茫与困惑。
在对故园的回忆中,诗人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此处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更是对理想与追求未能实现的惋惜。而“短发霜粘两鬓”一语,形象地刻画出岁月的流逝与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令人感同身受。
诗的最后,尽管表达了对岁月与理想的无奈,但“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则是整首词的升华,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豪情与壮志。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词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感慨,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与愿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尽管经历了沧桑与无奈,仍然坚持心中的壮志。
诗词测试:
“钓鳌客”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追求理想
C. 隐居生活
“耳畔风波摇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内心平静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外界纷扰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犹有壮心在”意味着什么?
A. 对人生的放弃
B. 仍然有追求理想的决心
C. 对生命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