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8:25
原文展示:
遶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禹迹千年後,家山一顾中。
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
白话文翻译:
在房舍周围,青苔如衣般积聚,倚靠墙壁的梨树,果实红润可人。
地势平坦,正适合太阳落下,旷野上风声阵阵,愈发显得空旷。
禹王的足迹经过千年之后,我的家乡依然在我心中映现。
我还未停止对土偶的嘲笑,已经又追随起那随风飘荡的蓬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年-约1100年),字士元,号白云,宋代诗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风格独特,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表达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站在自己家乡的视角,回想过去,感叹历史的变迁与自身的渺小,表达了对故乡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晚立》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首句“遶舍苔衣积”以视觉意象开篇,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乡村画面,青苔的覆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沉淀。接着“倚墙梨颊红”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暗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期待。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中的落日和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与宁静。越往后,诗人提到“禹迹千年后”,这是对历史的追溯,表现出一种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古老文明的敬意,时间的流逝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最后两句“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土偶象征着过去的文化和习俗,而蓬草则象征着自由和对未来的追求,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陈师道对家乡、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展现了个人与历史、传统与未来的复杂关系,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倚墙梨颊红”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美丽的梨花
B. 丰收的梨果
C. 秋天的落叶
“未休嗤土偶”中的“土偶”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传统文化
C. 未来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描绘自然景物
B. 讲述历史故事
C. 叙述个人经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