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时间: 2025-08-05 13:35:18

诗句

瑶瑟激凄响,征鸿翻夕阳。

署分刊竹简,书蠹护芸香。

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

石渠荣正礼,兰室重元方。

不作经年别,离魂亦暂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3:35:18

原文展示: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武元衡 〔唐代〕 瑶瑟激凄响,征鸿翻夕阳。 署分刊竹简,书蠹护芸香。 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 石渠荣正礼,兰室重元方。 不作经年别,离魂亦暂伤。

白话文翻译: 瑶瑟发出凄凉的响声,征鸿在夕阳下翻飞。 官署中分发竹简,书籍被蠹虫侵蚀,但有芸香保护。 马匹在关城黎明时分出发,蝉声在驿路上悠长。 石渠中荣耀地举行正礼,兰室中重视元方的学问。 虽然不是长久的分别,离别的情感也暂时伤感。

注释:

  • 瑶瑟: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琴声。
  • 征鸿:迁徙的大雁,象征离别。
  • 署分:官署中分发文书。
  • 刊竹简:古代用竹简记录文字。
  • 书蠹:书籍中的蠹虫,指书籍受损。
  • 护芸香:芸香是一种防虫的植物,这里指保护书籍。
  • 石渠:古代宫廷中的水渠,这里指举行仪式的地方。
  • 兰室:指书房,象征学问。
  • 元方:指学问或道德高尚的人。

诗词背景: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许著作分司东都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使用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首联以瑶瑟的凄凉响声和征鸿的翻飞,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凄凉氛围。颔联和颈联通过官署、书籍、马色、蝉声等细节,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场景感。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即使不是长久的分别,离别的情感也让人感到伤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瑶瑟的凄凉响声和征鸿的翻飞,营造出离别的凄凉氛围。
  • 颔联:描述官署中的日常工作和书籍的保护,暗示友人的职责和学问。
  • 颈联:通过马色和蝉声,描绘了离别的具体场景,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尾联: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即使不是长久的分别,离别的情感也让人感到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瑟激凄响”中的“瑶瑟”比喻琴声,增强了音乐的凄凉感。
  • 象征:如“征鸿翻夕阳”中的“征鸿”象征离别,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 对仗:如“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祝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 瑶瑟:象征凄凉的音乐,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 征鸿:象征离别,增强了诗的离别氛围。
  • 马色:象征旅途的开始,增强了离别的具体场景感。
  • 蝉声:象征旅途的漫长,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瑶瑟”象征什么? A. 凄凉的音乐 B. 离别的情感 C. 旅途的开始 D. 旅途的漫长
  2. 诗中的“征鸿”象征什么? A. 凄凉的音乐 B. 离别的情感 C. 旅途的开始 D. 旅途的漫长
  3. 诗中的“书蠹护芸香”表达了什么? A. 书籍受损 B. 保护书籍 C. 旅途的开始 D. 旅途的漫长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武元衡的《送许著作分司东都》: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加简洁,武元衡的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武元衡的部分诗作。

相关查询

试墨三首 其一 挽赵集贤□□□三首 赠弟观之王传心馆数语送行 次韵答张子开教授 上巳酒边即事示女沖二首 次韵前人雪中 山家即事 樊伯推守岁有诗因次韵以自写 沁园春 烛影摇红·吾菊山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披裘带索 绞丝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休成 层峦叠嶂 五黄 卝字旁的字 偷合取容 鱼字旁的字 一鼓而擒 头儿 遮开头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旧物青毡 吃奶腔 才气过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