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9:08
习静长翻般若经,每依月观与风亭。
自从环佩无消息,檐马丁冬不忍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翻阅《般若经》的情景,常常依靠在月光下的风亭,感受着自然的宁静。然而,自从失去了环佩的消息,檐下的马丁鸟在冬天的寒冷中也不忍继续鸣叫,反映了作者的孤独与失落。
作者介绍:蒋延鋐,清代诗人,生于1722年,身世显赫,但对仕途并不热衷,喜好吟诗作画,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之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蒋延鋐与友人分别后,表达了他对友谊的怀念和孤独感,正值深冬,环境的寒冷与内心的孤寂相互交织。
《感旧二首》其二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秋或初冬的宁静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己的孤独与失落。开头的“习静长翻般若经”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热爱,也体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每依月观与风亭”更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月光与风的交织,仿佛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然而,随着“自从环佩无消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浮现。环佩的消失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象征着美好关系的破裂。最后一句“檐马丁冬不忍听”,则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物对寒冷的不适应,反映出诗人对失去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感慨。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示了深沉的思考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与内心的孤独,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回忆的珍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经典书籍是什么?
诗人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檐马丁”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