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37
送陈商
作者: 贾岛 〔唐代〕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
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
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
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
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古老而荆棘丛生的道路,以及新岐路交错的情形。诗人感叹朋友在荒草中,竟然能找到古老的车辙,仿佛走上了圣人的道路,面容端正如禅士。我曾和他夜谈,仿佛在听讲《易经》一般。联想起前几天,我在高考中名列前茅。如今,灶下已经没有了烟火,我清晨踏上了前往皇帝都城的路。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必定要目光明亮。青云将我与青山隔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飞升?
作者介绍
贾岛,字阮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深邃的诗风闻名。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在平淡中透出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送陈商》写于贾岛与友人分别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盼,也蕴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送陈商》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贾岛对生活、理想与友谊的深刻认识与感悟。诗中多次提到“古道”、“古辙”、“圣人路”,这些意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友人的祝福,表达了对理想与未来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尤其在描绘道路、景象时,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美好。前四句以“古道长荆棘”开篇,映衬出旅途的艰难,而后则转向对友人的激励,强调“寻得古辙行”的重要性,鼓励朋友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诗的最后两句虽带有一丝惆怅,但“何日复可升”则再次传达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展现了贾岛个人的哲理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普遍性,触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内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如“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道”象征什么?
“青云别青山”中“青云”代表什么?
此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贾岛的《送陈商》与李白的《送友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但贾岛更注重对人生道路的反思,而李白则显得更为豪放。两首诗都突出友谊的重要性,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以上是对《送陈商》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