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11
北上留别祖道诸公
作者: 孙宝仍 〔清代〕
相送高台上,川原渺若何。
渐辞青嶂远,转觉白云多。
名士荣簪笏,幽人爱薜萝。
临歧千种意,惆怅付骊歌。
在高台上送别,眼前的川原显得渺小无比。
渐渐告别那遥远的青山,转而发现白云越来越多。
名士们身披华服,享受着荣华富贵,而隐士则偏爱那野生的薜萝。
临别之际,有千种情感涌上心头,惆怅只能化作骊歌相送。
作者介绍:
孙宝仍(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寄托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之际,反映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离别的不舍之情,表现了对人生路途的思考和感慨。
《北上留别祖道诸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高台上与友人告别,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便以“相送高台上”引入送别的场景,表现出高远的视野和无限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川原渺若何”,将广阔的自然与内心的渺小感受相结合,展现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接下来的“渐辞青嶂远,转觉白云多”,表现了诗人随着离别而心中情感的变化,青山远去,白云浮现,象征着离别的愁苦和心灵的游离。诗人接着提到“名士荣簪笏,幽人爱薜萝”,在名士与隐者之间的对比,显示出对不同人生选择的思考。名士的繁华与隐者的宁静,反映出人们对生活不同层面的追求与理解。
最后一句“临歧千种意,惆怅付骊歌”,在离别的瞬间,诗人的千种情感化为骊歌,既是对友人的祝愿,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倾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谊的珍惜,充分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情感真挚,蕴含深意。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台”主要象征什么?
A. 远见
B. 名利
C. 隐逸
D. 安宁
“名士荣簪笏,幽人爱薜萝”中的“名士”指代什么?
A. 官员
B. 隐士
C. 学者
D. 商人
最后一句“惆怅付骊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决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