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2:58
拣得林中最细枝,
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
恰似湘妃泪尽时。
我从林中挑选到最细的竹枝,
它在石头上扎根,生长得缓慢。
不要嫌弃它红斑点滴得少,
这正如湘妃泪水已经流尽的时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湘妃的故事源于《楚辞》,湘妃是古代传说中的美人,她的泪水象征着悲伤和离愁。诗中提到湘妃泪,暗示了竹子的清雅与孤独,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
作者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字阮籍,号蕴之,唐代诗人,常与人争论诗歌的形式与内容,风格清新而含蓄,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贾岛游历时,可能是为了表达对友人的赠送之情,借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同时也折射出自己的情感与境遇。
贾岛的《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表面上看似在描写竹子,实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与深切的情感。诗中通过对细竹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的生长,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相互扶持。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竹子的艰辛生长,强调竹子虽细,却根深于石,表现了它的坚韧不拔。这种意象与人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相对应,提醒人们要有耐心和毅力。后两句则通过湘妃泪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表现了即使在悲伤中,依然要珍惜身边的事物。
整首诗以竹为喻,既是对友人的赠送,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哲思,借竹子的生长隐喻人生的起伏,传达出一种隐忍与坚韧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竹子的生长与湘妃泪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友谊,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和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细枝”指的是什么?
“湘妃泪”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贾岛的竹子与王维的《竹里馆》中竹子的意象都有相似之处,均强调竹的高洁与清雅,但贾岛更侧重于竹子的生长环境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