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时间: 2025-04-26 19:38:00

诗句

兰溪倾盖杏风残,桂岭离裾菊露寒。

听子新诗过夜半,吹侬秋思入云端。

往吟平地千苍玉,还忆孤舟一钓竿。

四海如今习凿齿,大官莫作小官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8:00

诗词原文展示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杨万里

兰溪倾盖杏风残,
桂岭离裾菊露寒。
听子新诗过夜半,
吹侬秋思入云端。
往吟平地千苍玉,
还忆孤舟一钓竿。
四海如今习凿齿,
大官莫作小官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友人简寿玉时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兰溪的杏树在微风中残花飘落的景象,接着提到桂岭上菊花上凝结的寒露,渲染出一种秋天的清冷气息。作者提到听友人新作的诗歌,半夜时分,秋思随风飘入云端。回想起自己曾吟唱的千苍玉(指美玉),以及孤舟中垂钓的情景,感到一丝怀旧。最后,诗中提到如今的世道,大家都在追求权势,劝告官员不要只看小的名利。

注释

  • 兰溪:指兰溪河,流域风景如画。
  • 倾盖:指船盖倾斜,形容舟行过程中。
  • 杏风:指杏花随风飘落。
  • 菊露寒:菊花上凝结的露水,暗示寒冷。
  • :指朋友。
  • 秋思:秋天的思绪,常与离愁相联系。
  • 千苍玉:比喻美玉,形容珍贵的东西。
  • 孤舟一钓竿:形象地描绘出作者的悠闲生活。
  • 凿齿:指习惯于追求小利的小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杨万里的诗风受到前人如苏轼的影响,但更具个人特色,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送别友人简寿玉之际,反映了他对朋友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身处南宋时期,政治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权力与名利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感。诗中“兰溪倾盖杏风残”,以自然景物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意,暗示着离别的悲伤。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听子新诗过夜半”展现了对友人诗才的赞赏,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在文艺上的追求与期待。

在后面的回忆中,“往吟平地千苍玉”与“孤舟一钓竿”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悠闲生活的向往与现实时光的交织。最后,四海之内的权势游戏让人深感无奈,诗人以“莫作小官看”来告诫人们,不要被小利所迷,强调了追求更高理想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杨万里特有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溪倾盖杏风残:描绘兰溪的景象,杏花在风中飘落,暗示即将离别的伤感。
  • 桂岭离裾菊露寒:桂岭的景象,菊花上凝结的寒露,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
  • 听子新诗过夜半:听到朋友的新作诗歌,表达对友人文才的欣赏。
  • 吹侬秋思入云端:秋思随风而至,传达出浓浓的离愁。
  • 往吟平地千苍玉:回忆过去自己吟咏的情景,感慨不已。
  • 还忆孤舟一钓竿:想起曾经的悠闲时光,形成对比。
  • 四海如今习凿齿:当今社会充斥着小利的追逐。
  • 大官莫作小官看:告诫人们要有远大的追求,而不是满足于小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苍玉”比喻珍贵的事物,表达怀旧之情。
  • 拟人:将秋思拟人化,形象地表现思绪如风般飞扬。
  • 对仗:如“兰溪倾盖杏风残,桂岭离裾菊露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溪:象征清新自然,带有离别的意味。
  • 杏风: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菊露:象征秋天的冷峻与孤独。
  • 孤舟:象征孤独与闲适的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诗歌的深刻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溪倾盖杏风残”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离愁
    C. 愤怒
    D. 平静

  2. “四海如今习凿齿”中的“凿齿”指的是什么? A. 美德
    B. 贪婪
    C. 文化
    D. 友谊

  3.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之美
    B. 离别与思考
    C. 权力与名利
    D.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秋夕》——杜甫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别》——王之涣
    • 两首诗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送别》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祝福与展望,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加专注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游北山和韵 移居谢友人见过 石门寺 诗二首 其二 送赵判官 和朱子发韵兼简青龙诸友二首 其二 秋色 舟行寄翁十 中了山作 赠张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忧心如酲 包含文的词语有哪些 无与比伦 改柱张弦 草字头的字 殊甚 简单明了 遗寄 包含旺的词语有哪些 蜗壳居 清驶 何苦乃尔 两点水的字 釒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所向披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