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7:37
冠褐飘飘户退公,引吟留坐一丛丛。
买添幽景浑无价,洗却繁阴别有风。
曾任雪欺终古绿,也从桃映暂时红。
此君合是吾庐物,会种婵娟伴钓翁。
诗歌的意思是:
穿着褐色衣衫的隐士,悠然自得地坐在门前,吟咏着诗句,周围是一片竹林。买下这些幽静的景致,真是无价之宝,洗去繁茂的阴影,别有一番清风。竹子曾经在雪中被压弯,却依然保持了它的常青;也曾因桃花的映衬,暂时显得红艳。这个朋友,恐怕就是我家园中的一部分,愿意与那钓鱼的翁共种这婵娟的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禹偁(960年-1040年),字子明,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曾任官员,后因政治原因辞职,隐居山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禹偁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竹林幽静景致的喜爱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活。
《公余对竹》通过描绘竹林的清幽景致,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就以“冠褐飘飘”点出隐士的身份,展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在“引吟留坐”一句中,诗人通过吟咏诗句的行为,将精神和自然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竹林的珍视。
竹子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诗中提到“曾任雪欺终古绿”,表现了竹子在寒冬中依然保持常青的品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同时,诗中提到的“桃映暂时红”,则体现了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悠闲而又深刻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王禹偁以竹为媒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人生理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之美与精神世界的和谐,体现了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禹偁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买添幽景浑无价”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无价之宝的赞美
B. 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C. 对金钱的追求
诗中的“钓翁”象征什么?
A. 忍耐
B. 隐士生活
C. 追求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禹偁与陶渊明的诗歌都表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不过王禹偁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陶渊明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哲理和情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