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少年游

《少年游》

时间: 2025-05-04 01:52:56

诗句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

更忍向、笛中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56

原文展示:

少年游 杨亿 〔宋代〕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时节,水面朦胧,云层淡薄,雪花飘满了前村。在千寻高的翠绿山岭上,一枝花儿散发着芳香,遥远地寄给了归乡的人。寿阳的妆容完成后,展现出冰清玉洁的姿态,真实地描绘出天真的美。不经意间,风雨又纷纷而至。更难以忍受的是,从笛声中传来的哀愁。

注释:

  • 江南节物:指江南地区的时节和景物。
  • 水昏云淡:形容水面朦胧,云层淡薄。
  • 飞雪满前村:雪花飘满了前村。
  • 千寻翠岭:形容山岭非常高,翠绿。
  • 一枝芳艳:一枝花儿散发着芳香。
  • 迢递寄归人:遥远地寄给了归乡的人。
  • 寿阳妆罢:寿阳的妆容完成后。
  • 冰姿玉态:形容女子冰清玉洁的姿态。
  • 的的写天真:真实地描绘出天真的美。
  • 等闲风雨又纷纷:不经意间,风雨又纷纷而至。
  • 更忍向笛中闻:更难以忍受的是,从笛声中传来的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约1000-1048),字子安,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江南冬日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杨亿在江南任职期间,通过对江南冬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归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冬日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昏云淡、飞雪满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千寻翠岭,一枝芳艳”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隐喻了对归乡人的深切思念。后文的“寿阳妆罢,冰姿玉态”则通过女子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美感与纯洁。结尾的“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则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开篇点明地点和时节,通过“水昏云淡”描绘出江南冬日的朦胧美。
  • “飞雪满前村”:进一步以飞雪点缀,增添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
  •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用高耸的翠岭和芳香的花朵,象征着对归乡人的思念。
  • “迢递寄归人”:直接表达了对远方归人的期盼。
  •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通过女子的妆容和姿态,展现了纯洁与美丽。
  • “的的写天真”:强调了这种美的真实与自然。
  • “等闲风雨又纷纷”:以风雨的突然来临,暗示了时光的无常和人生的变迁。
  • “更忍向笛中闻”:通过笛声的哀愁,加深了诗中的忧郁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寻翠岭”比喻山岭的高大,“一枝芳艳”比喻花朵的美丽。
  • 拟人:如“水昏云淡”赋予水和云以人的情感状态。
  • 对仗:如“飞雪满前村”与“千寻翠岭”形成空间上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冬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女子形象,共同构建了一种静谧而忧郁的美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水昏云淡:描绘江南冬日的朦胧美。
  • 飞雪满前村:增添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
  • 千寻翠岭:象征着高远和思念。
  • 一枝芳艳:代表着美丽和纯洁。
  • 寿阳妆罢:展现了女子的冰清玉洁。
  • 笛中闻:传递了哀愁和忧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千寻翠岭”比喻了什么? A. 山岭的高大 B. 花朵的美丽 C. 女子的纯洁 D. 笛声的哀愁

  2. 诗中的“寿阳妆罢”指的是什么? A. 女子的妆容 B. 山岭的景色 C. 笛声的哀愁 D. 飞雪的景象

  3. 诗中的“更忍向笛中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郁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描绘江南景色,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对比:

  • 杨亿的《少年游》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描绘了江南景色,但杨亿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归乡人的思念,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杨亿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阳春曲 忆梅西崦 阳春曲 三月初一日夜归,遇旧曲,怅然成咏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知章知微 止于至善 智府 抗丁 嘲风咏月 仪结尾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以指挠沸 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拉线 颐养神性 只轮不返 恍恍惚惚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