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1:00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
作者:李峤
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
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
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
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
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
方销塞北祲,还靖漠南尘。
这首诗描绘了张仁亶出征的场景和壮志。
他在玉塞(边疆)担任将领,金符象征着皇帝的特命。
三军展开了武旗,万乘的车队为他送行。
猛兽的气势笼罩着北方,崇高的恩典降临到皇宫。
投醪(酒)与士人共饮,辞别的情怀让他忘却个人安危。
露水下,鹰开始出击,风高处,雁群欲归。
在北方的困扰即将消散,南方的尘埃也在平息。
李峤(约 706-763),字君房,号浑斋,唐代诗人,曾任职于翰林院,文学成就颇高。他以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时政和社会的关注。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动乱时期。张仁亶作为北方的总管,肩负重任,诗人以此诗表达对他出征的祝福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张仁亶出征的壮丽场景。诗中的用词严谨,意象鲜明,呈现出一种雄壮的气势。开头的“玉塞征骄子”,直接点明了张仁亶的身份,突出了他的英雄气概。接着“金符命老臣”,不仅强调了其受命的权威性,也暗示了他肩负的责任之重大。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前半部分聚焦于出征的场景,展现出军队的气势和皇权的恩宠;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这两句用动物的动态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战争与和平的交替。
总体而言,李峤通过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感。
该诗运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例如“猛气凌玄朔”与“崇恩降紫宸”的对仗,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对立关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边疆将领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玉塞”指的是哪里?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猛气凌玄朔”中的“猛气”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