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5:53
疏影·银云缥缈
作者: 彭履道 〔宋代〕
银云缥缈。正石梁倒挂,飞下晴昊。早挽悬河,高泻鲸宫,洪声百步低小。分明仙仗崆峒过,又化作,归帆杳杳。倚参差,翠影红霞,远落明湖残照。曾共呼龙夭矫。几回过月下,先种瑶草。九叠屏风,青鸟冥冥,更约谪仙重到。昨梦骑黄鹄,飞不去和天也笑。等恁时秋夜携琴,已落洞天霜晓。
这首诗描绘了银云轻盈飘渺的场景,正如那石梁悬挂在空中,从晴朗的天空中飞下。早晨就像是挽起了悬挂的银河,奔涌而下,洪亮的水声在百步之外显得低小而清晰。分明是仙人的坐骑经过崆峒山,又化作了远处归帆的模样。倚靠在山边,翠绿的影子与红霞交相辉映,远处的明湖映照着残阳的余辉。曾几何时,一同呼唤着龙飞舞,几次在月下,先种下瑶草。九叠的屏风上,青鸟在幽暗中飞翔,更约定再次重逢。昨夜梦见骑着黄鹤,飞不去却和天一起微笑。等到那个时候,秋夜携琴,已在洞天晨霜的晓光中落下。
彭履道,字子华,号澄江,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仙境,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疏影·银云缥缈》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对仙境的向往。全诗的结构上,采用了分段式的写作方法,先以自然景色开篇,再引入个人的情感体验,最后以梦境中的骑行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链条。诗中的“银云”、“石梁”、“悬河”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如梦似幻的自然画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诗中的“黄鹄”与“瑶草”不仅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象征着人对自由的渴望。全诗节奏感强,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面貌。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与自由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中“银云缥缈”主要描绘了什么?
“昨梦骑黄鹄”的含义是什么?
本诗的风格属于哪个历史时期?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读,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疏影·银云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