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39
作者: 赵庆熹 〔清代〕
绿阴如滴,在苔花疏处,深茜堪摘。
栉栉斜梳,小样鱼鳞,凉烟一剪犹湿。
年来南浦多离恨,想钿朵有人抛掷。
恰笑他,吹出无心,还似鬓边曾贴。
最好手携鸾尾,呼龙一片种,横扫无迹。
道是兰江神女,行来有此,袜罗颜色。
水天环佩短何处,只满把灵苗拾得。
料此时,采药归来,补取满庭浓碧。
绿荫如雨滴一般,洒落在稀疏的苔花之处,深红的茜草正适合采摘。
细致而斜梳的样子,像鱼鳞一样,凉爽的烟雾轻轻湿润。
这些年来,南浦多了离别的愁苦,想必那金钿也有被人抛弃的情感。
恰巧听到他无心的吹奏,仿佛是鬓边曾经贴着的情意。
最好是手里拿着鸾鸟的尾羽,召唤一片云彩,轻轻扫除无踪影。
说是兰江的神女,走来时正好有这样的袜子颜色。
水天之间,环佩短在哪里,只能满地拾起灵苗。
想必此时,我正好采药归来,补充满庭的浓绿。
作者介绍: 赵庆熹,清代诗人,生平较少文献记载,以诗词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疏影》写于赵庆熹生活的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交替时期,诗人以自然为寄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赵庆熹的《疏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与离别的惆怅。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绿阴、苔花、凉烟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中的“离恨”二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诗的前半部分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情的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情感上既有柔情又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过往时光的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深茜”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水流
D. 一种动物
“绿阴如滴”中“滴”字有什么特别含义?
A. 表示雨水
B. 表示光影
C. 表示时间
D. 表示甜美
答案: 1. B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