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28
九日巴丘登高
作者:张均 〔唐代〕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客人的心情在黄昏时分变得忧虑,伴随着雁阵南飞的景象。大家在重阳节这一天欢聚一堂,谈论着玩马的游乐。湖边的风轻轻拂动着戍楼旁的柳树,江边的雨悄然笼罩着高山楼阁。不如一同举杯畅饮东篱的美酒,聊以消解我对南国的忧愁。
张均,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为主,擅长抒发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本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在此时回忆故乡,抒发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九日巴丘登高》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诗歌,诗人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客心惊暮序”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忧虑与孤独感,暗示了他在这佳节中的心情并不如意。接下来,诗人通过“宾雁下沧洲”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南飞的大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增强了诗人的孤寂感。
而“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则转向欢快的景象,描绘了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有对生活无常的思考。
最后,“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借酒消愁,体现了面对人生忧愁时的洒脱与豁达。这种从忧虑到释怀的情感变化,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苦乐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氛围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及对故土的思念,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与洒脱。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填空题:诗中“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思念。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感到的主要情感是快乐。
A. 正确
B. 错误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张均的《九日巴丘登高》都围绕重阳节展开,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而后者则强调了友情与人生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相似,但侧重点不同,王维更注重亲情,而张均则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的哲理。